曾經幫助威廉•麥金萊贏得1896年大選的馬克•漢納就說過:“要贏得選舉,需要兩個東西:第一是金錢,第二我就記不得了。”所以在美國的選舉中,如何獲得更多的競選資金成為在選舉中獲勝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2008年美國總統的大選已經拉開了大幕,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開始了為選戰造勢的工作。而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金錢!為了獲得大量金錢這也引發了美國政治生后中一種特殊的舉動——政治獻金!
法律容許政治捐款
美國的法律允許接受政治獻金。只是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美國競選法規定,為特定的候選人提供政治捐款(俗稱“硬錢”)在一次選舉中對每位總統候選人和國會議員候選人捐款額的上限是1000美元,個人在一次選舉中可為政黨捐獻的錢不得超過2萬美元;用于捐給政治行動委員會的上限為5000美元,每年個人所允許捐獻的資金總額不能超過2.5萬美元;捐款超過200美元的都要有詳細的記錄。企業或工會是被禁止直接出資幫助國會議員候選人和總統候選人進行競選的,但他們可以組成政治行動委員會和個體資助集團為政黨發展募集資金(俗稱“軟錢”),其數額不受限制。雖然“軟錢”不能直接用于候選人個人,只能用于為政黨及其各級組織動員選票,但其實質又有沈那么區別呢。
懷有各種不同目的的利益集團,紛紛解囊慷慨的提供政治獻金。這些利益集團的的政治獻金不僅為競選者提供了資金的支持,更為利益集團本身開辟了一條條通往國會山和白宮的特殊通道,以及對美國各項政策的制定施加影響的渠道。因為,不論是那個黨派入主白宮,或在國會山中占據多數,對美國政府制定的政策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力。為了報答金主們的慷慨,這些黨派和政治人物必將制定或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金主的政策。而這些利益集團中既有美國的各大財團,更有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與美國的政治獻金
在美國一百多年的政治獻金的歷史中,中國也沒有置身事外。
在1948年美國大選中,蔣介石就向當時的共和黨候選人杜威進行政治捐獻,結果卻激怒了獲得連任的杜魯門,險些被美國所拋棄。也正是1948年的這一次不成功的接觸之后,退守臺灣的蔣介石以及臺灣當局學會了如何利用政治獻金來向美國政界進行政治訴求,而且經過多年的運用,臺灣當局在利用政治獻金方面已然相當純熟。
雖然中國政府在表面上并沒有想臺灣當局一樣積極的利用政治獻金向美國的政界施加影響。但是,不時會傳出各種各樣涉及到北京政府對美國政治人物的政治捐獻問題。其中最為轟動的就是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美國有媒體報道稱,民主黨候選人克里接受了來自中國“情報部門”的政治獻金。這場風波雖然隨著美國大選的塵埃落定而不了了之,但也讓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政治獻金在美國當代的政治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而且還可以牽扯出各種各樣的政治矛盾和謠言。。
中國如何利用政治獻金
美國有將開始新一輪的總統大選,中國問題在美國大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這里不僅有臺海問題,還涉及環保、人權、民主等等各種問題。所以中國政府必須學會利用政治獻金對美國大選施加影響。就一般而言政治獻金絕對不能“孤注一擲”,需要向兩邊下注,既給民主黨捐錢,也給共和黨捐錢。當年的蔣介石就是因為不諳此道而險遭拋棄。所以,中國政府更需要在政治獻金方面小心謹慎。
1、共和黨,目前的執政黨,毫無疑問是中國政治獻金的主要目標。原因?
首先,中國政府與共和黨政府的交流已經日趨成熟。以布什為首的共和黨政府與中國政府經過近八年的交流,雙方通過對話、合作,加深了了解,增進了共識,雖然摩擦不斷卻只是大和諧中的一些漣漪,無法阻擋中美關系的不斷發展。共和黨還有中國政府都已經學會用雙方比較認可的方式打交道。在中美雙方關系的焦點——臺海問題,雙方認識逐漸趨同,尤其當陳水扁利用入聯公投挑動中國政府的紅線時,不論是華盛頓還是北京都非常反感陳水扁的這項舉措,面對陳水扁可的不斷挑釁,中美雙方似乎在形成一種應對新形勢的默契。沒有了臺海這一雙方關系上最大的障礙,雙方的繼續合作的前景是美妙的。而且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美國同樣需要中國政府的支持或者說是不反對,朝鮮半島無核化、阿富汗達爾富爾人道援助,伊拉克重建、伊朗核查等等,美國都必須更多的依靠中國政府的影響力。當然雙方并非沒有分歧,在人民幣升值、貿易順差、人權問題、新聞自由等問題上雙方的隔閡沒有任何的消除。但是,面對更大的共同利益,雙方又怎么會因為這些問題而影響大局呢?
其次,經濟關系上,共和黨代表美國東北部大財團的利益,同時這些美國大財團的也是共和黨的最大金主。所以共和黨政府的政策體系就是保護這些大財團的利益。現在的美國大財團的最大利益就是如何吃從中國引進成本低廉的產品,并在市場上創造最大的價值,將中國納入資本主義市場體系中,成為資本輸出地和產品的供應地。所以,他們希望一個更為開放和對美國友善的中國。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讓中國感到美國對中國的理解和友善。為了滿足金主的要求,共和黨政府必須對中國進行溫和的政策,小心翼翼不能引發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和中國政府的經濟反制衡策略。所以,共和黨政府會在市場化問題和金融市場開放問題上會給中國一個寬松的環境,不做強硬的要求。這樣正符合中國的逐步開放戰略,可以更好的保護中國的民族產業。這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所愿意見到的。所以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中國政府也希望共和黨繼續執政。
2、在野八年的民主黨,當然是不可以輕易丟棄的獻金對象。
一直期望可以重新入主白宮必須在很多問題上與現政府做出截然相反的主張。而中國問題,則是雙方一個爭論的焦點。所以在臺海問題上,民主黨將不得不選擇偏向臺灣的措辭,將捍衛《美臺關系法》中美國對臺灣這個盟友的義務。而且,在達爾富爾、緬甸軍政府等國際問題上,民主黨同樣會借題發揮將職責的矛頭對準中國政府。這在表面上似乎向世人宣布民主黨與中國政府的“勢不兩立”。但是,選舉中的政治宣講不過是一種騙取選票的手段,在執政過程中任何一個政府都不會與中國這樣一個世界財富的供應者對抗起來。因為這樣無異于自殺。所以,我們不僅不應該因為民主黨人的激烈言辭而心生惱恨,在政治獻金上與之對立,反而更因該主動和誠懇的獻上政治獻金。讓民主黨參選人在金錢的感召下不得不口是心非。最近民主黨內的“華商政治獻金丑聞”,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筆政治獻金與中國政府有關系,但是牽扯上“華人”二字,就讓人浮想聯翩。
在經濟上,民主黨更多的選票來源是南部的藍領階層。這個階層對中國制造有一種極度的仇恨,正是因為中國制造的廉價商品大量涌入美國市場,造成了眾多的美國加工企業破產、工人失業。面對這幾百人的選票,民主黨政府不得不在競選宣言中要求對中國商品設置更為嚴厲的貿易壁壘,增加關稅;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加大;承諾優先考慮采購美國制造的商品。但這同樣是選舉中的謊言,因為一旦真的如此實行,那么美國將會陷入嚴重的物價上漲風波,這對利用利率調控金融市場的美國無異于滅頂之災,更何況深陷“次債危機”的美國不希望在陷入一場新的災難中,而這場災難將讓所有美國人面對生活消費品價格的上漲中。那么民主黨人入住白宮將成為一個美好而不現實的夢想。
所以,民主黨并不是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政策不友好,只是為了選戰的選票爭奪。所以,我們同樣要將政治獻金獻給民主黨人。
3、國會山的議員、以及州議員。同樣也是政治獻金的重點對象。
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機構,美國的國會議員雖然沒有總統的行政權、法官的司法權,但卻擁有政府財政預算的審批權和立法權,擁有這兩項大權的議員們對美國的政策制定和行政執行都有著一種隱形的決定權,這項權利來自與他們手中的選票。但是美國國會每兩年都會進行國會的中期選舉,要對美國參議院進行三分之一的改選,對美國的眾議院進行改選。希望保住自己權勢、地位的議員們不得不面對更加頻繁的選舉競爭,所需資金也巨大,而且資金周轉需要非常迅速。他們不得不長時間的來進行競選的資金籌備工作,政治獻金對于他們更為重要。而議員們更多的是沒有什么原則堅持的,他們需要的是對自己的政治捐獻者和選票支持者的回報。如果中國政府在他們需要大量資金進行選舉運作時適時的獻上自己的好感,那么中國政府不僅會征服某一個議員,甚至可能是整個國會山。
當然不論給予哪一個黨派或個人政治獻金,都必須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不但在資金上進行扶持,也要顯示是選票上的支持。所以在政治獻金中必須采用“軟錢”和“硬錢”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捐獻。 采用“軟錢”捐獻,一方面可以進行大額的捐款,另一方面可以顯示北京方面的善意和支持;采用“硬錢”捐獻,不僅可以達到捐獻的目的呢,更可以體現出華人群體的“選票”力量,而中國在美國有大量的移民和后裔,這都是北京方面可以利用的力量。
美國的選舉是各種政治力量的大角逐,這不僅是共和黨和民主黨本身,更是各個國家和利益集團為在美國政治中施加影響而進行的一次政治賭博。而重要的賭博方式就是政治獻金。中國想要在美國的選舉中施加自己的影響,同樣也要學會如何利用政治獻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