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國時代中的上合軍演
文 揚
經過轟轟烈烈的一陣喧囂之后,8月9日,上合組織六個成員國共同參加的“和平使命- 2007”聯合軍演在俄羅斯境內的車里雅賓斯克州正式開始。
與以往各次軍演相比,本次軍演最突出之處是:投入的人員和武備更多,機動的范圍更廣,演習的聲勢更大。
演習旨在“彰顯上海合作組織在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和諧歐亞地區中的重要作用”。的確,外交說辭本身了無新意,但伴隨著演習的隆隆炮聲傳遍全球,各國政府不會不明白: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正在通過大張旗鼓地炫耀武力來“彰顯”這一點。
用聯合一致的武力來“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和諧歐亞地區”,其潛在理由必定是:有另外的武力在妨礙“建設和諧世界、和諧歐亞地區”,因為妨礙建設的武力大張旗鼓,所以推動建設的武力也必須大張旗鼓,因為妨礙者一貫以和平的名義運用武力,所以推動者也必須用武力來執行“和平使命”。
大約兩千年前,西方哲人塔西陀對羅馬時代的歷史作了一番考察之后驚訝地發現:他們制造殺戮,還稱之為和平!古時人類交往不發達,塔老當然不知道在他之前五百年前,東方哲人蘇秦早就總結過這樣的道理: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辨言偉服,戰攻不息;…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
人類號稱一直在隨著文明的發展而取得進步,其他方面不論,至少在戰爭與和平這一方面,今日之世界與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世界相比,毫無不同。
在全球化進程的作用下,今日世界正在迅速進入一個非常類似中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的“新戰國時代”,幾個全球性列強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爭戰,爭戰的形勢也與當年蘇秦所面對的“天下大勢”非常類似。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是從周王朝的衰落開始的,與此類似,當今世界的“新戰國時代”是從大英帝國的衰落開始的。對應起來,今日之英國猶如西周王朝的繼承者,今日之美國猶如東周王朝的繼承者。與當年號稱“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相比,今日美國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群雄并起諸侯爭霸局面的衰弱帝國,這一點也與西周與東周的歷史近似。
有所不同的是,今日之“周王室”本身并未沒落,今日之“周國”仍是諸侯國中最強大的霸主,不僅在領土上占有美英加澳紐等廣袤的地區,而且在綜合實力上也具有重新復辟“周王朝”的潛能。
尤其不同的是,宏大的“周王朝”復辟事業實際上一直都在進行之中,所謂的“全球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重建全球帝國的進程。這一點之所以未被當代蘇秦們所認清,是因為新的“周王朝”帝國不再是傳統的帝國形式,它利用現代技術創立了一種新的主權形式,這是一種遍布全球的分布式權力網絡,無影無形但卻無所不在其控制之中,其中凝聚著強大的、有機結合而成的各種全球性的權力----政治權力、軍事權力、金融權力、文化權力、知識權力、科技權力等。
實際上,這個新帝國的建立已接近于完成,重要的是,其權力網絡的全部或大部都在今日“周國人”----盎格魯薩克遜族群的實際掌握當中。他們通過權力網絡操控著他們的全球帝國,利用全球市場、全球生產流水線所構成的全球剝削體系在整個世界范圍內聚斂著巨量財富、享受著實際統治者的全部利益。
在新帝國的統治邏輯中,世界各主權國家不過是帝國境內的各“民族自治區”,都應開放主權邊界接受帝國的全球統治,少數頑強固守自主主權、拒絕服從帝國統治的地區將面臨帝國統治者以“鎮壓叛亂”的形式所實施的警察執法,除非接受“民族自治區”的安排,否則將失去主權。長遠看,新帝國的終極目標將是自大英帝國以來的“盎格魯-薩克遜第二帝國”。
因此,“新戰國時代”必將是兩大歷史運動的交錯,其一是以主權國家為主角的列強之間的爭霸,其二是新帝國霸權的建立與列強共同的反霸。前者類似于歷史上的春秋戰國,后者則猶如周王朝復辟。
中俄是“新戰國時代”兩個最大的非盎格魯-薩克遜強權,大中亞是“新戰國時代”的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在戰國爭霸的歷史運動中,還是在共同反霸的歷史運動中,上合組織都扮演了一個決定歷史走向的中樞角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