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近派艦機闖入南海挑起事端,甚至揚言艦機要進入南海中國擴建的島嶼外圍12海里之內。一時間,世界瞪起大眼。對此,國防大學教授梁 芳今日在環球時報撰文發表對南海形勢的看法。
她判斷美國已將南海列為必須控制的全球第17條海上戰略通道,并指出美國是如何控制戰略通道的,以及美國在這個時間發難南海的真實意圖。
文中稱,1986年2月,美國出于稱霸世界的需要,制定了控制世界上16個海上咽喉航道的計劃。30年來,美國在這16個海上咽喉航道周邊部署了大量兵力,通過海外基地、輪流駐防、聯合軍演對海上咽喉航道實施嚴密控制,決不允許他國染指。
然而,這16個海上咽喉航道并不包括南海。在西太平洋有4個,分別是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望加錫海峽和朝鮮海峽。梁芳教授指出,隨著軍事理論的發展,對海上戰略通道的認識也發生變化。海上戰略通道是指除海峽、水道、運河之外,還包括海上交通線附近的島國、島嶼和有特定空間限制的重要海域。從目前美國海軍在南海的動向看,其控制海洋的方式也由主要控制海峽咽喉要道向控制重要海域轉變,南海成為美國海軍要控制的全球第17個海上戰略通道。
梁芳指出,控制重要海域應該說比控制海峽咽喉難度大得多。控制海峽只需要控制海峽沿岸國家,建立基地或聯盟,戰時封鎖海峽,查扣敵國船舶物資。控制海域則必須取得制空、制海、制電磁權。美國海軍在南海的一系列動作,有顯示其在南海存在并為盟友撐腰意味,但更重要的是控制南海這一海上戰略通道。
梁芳表示,為了達到控制南海戰略通道的目的,美國海軍進行了近20年的準備。上世紀90年代,美國頻繁派EP-3型偵察機抵近中國南海進行偵察。近幾年,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進駐新加坡樟宜卡住中國,攏日本、菲律賓針對中國,最近美國海軍又直接闖入中國南海。
為何美國在這個時間發難南海。文中認為真實意圖有三。一是擔心中國在南海島礁擴建壓縮美國海軍戰略空間。美國認為,中國在南海島礁擴建完成,將提升中國對南海的控制能力,這是其不愿看到的。二是拉日本協防南海。美國制造南海緊張,是希望日本出兵共同協防南海。三是與馬六甲海峽形成戰略置換。中國實施“一帶一路”,打破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設計,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建立,能源通道直接從中國腹地通到北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戰略地位下降,美國已將南海置于馬六甲海峽之上的優先地位。
作者最后還指出,中國堅持南海既定方略不變,不怕施壓、不受干擾、不變計劃。同時也要積極推動與東盟南海聲索國談判,共同管控南海危機;按照既定方針,完成島礁擴建工程。
文章末尾,作者還提議,應該做好軍事斗爭準備。中國不想打仗,而美國不會泯滅戰爭的沖動。當前又遇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而轉嫁國內矛盾最好的辦法是戰爭,戰爭可以抽走全球對亞洲的投資,戰爭可以遲滯中國超越美國,美國不會在乎世界的和平,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加緊準備。(本文綜合自環球時報)
作者簡介:
梁芳,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戰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海軍大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軍首批外宣專家,“國家國防教育師資庫”專家,“中國海洋學會軍事海洋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國防大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優秀中青年骨干”,國內多家電視媒體的軍事特約評論員。
先后畢業于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國防大學,曾在海軍技術偵察局、海軍情報部、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工作。長期從事軍事戰略、海軍戰略、海洋權益與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學術專著《海上戰略通道論》、《海戰史與未來海戰研究》等多部著作與教材,承擔國家級、軍隊級、國防大學等重大科研課題30余項,多次獲軍隊、海軍和國防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在全國、全軍核心期刊以及全國、全軍重大戰略問題研討會上發表的學術論文80余篇。所講多門大課獲國防大學優質大課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