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北京峰會被中國開成了“國際政協會議”,大會開得很成功,參與的各國除了個別國家外,幾乎都各取所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都看到了中國大國戰略給他們帶來的潛在利益和好處,都希望搭上中國發展和中國戰略的便車,成為亞太發展大方略的一部分,爭先恐后,誰都怕自己落下。這次會議中,中國主導了會議,指出了亞太發展的方向。而且,中國還將亞太、亞洲完全連在一起進行整合,把兩盤棋合成一盤棋來下。習總在北京,更是將“中國夢”的提法升調為“亞洲夢”。
這次峰會上,美國基本沒什么話語權,后來倒是和中國做了一個戰略妥協,簽了一份軍事協議,一份氣候變化的協議。美國雖然在北京也開了一個TPP的峰會,但基本就是一個“碰頭會”,和沒開差不太多,TPP的相關工作毫無進展。
從APEC峰會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至少在經濟上、戰略上已經開始給亞太指方向,已完全不是過去的跟隨者角色。由此,中國在經濟、政治上,已徹底邁出了第一島鏈。至少,現存的軍事鎖鏈,根本攔不住中國走出去的腳步。當然,中國這次做的絕不止走出第一島鏈,而是向太平洋邁出了更大的步子。這一步邁出去,實際上已與美國針鋒相對。當然,這個針鋒相對只是形勢上的,在表面上大家還是各行其道。某種意義上說,中國這是劍走偏鋒,插入的地方都是美國忽略或弱勢的地方。
APEC北京峰會后,接著就是澳大利亞召開的G20峰會。這場峰會,達成的實質性內容并不多,都是一些意向。不過,這次會議對于中國2016年主辦G20峰會卻是一次非常好的鋪墊。這次澳大利亞的G20峰會,有15%的議案是中國提的,這是中國和澳大利亞充分溝通的結果。而2016年又是中國主辦G20,可以預見下一屆中國G20將又是一個類似今年APEC峰會的會議,融合的都是中國的戰略和世界的方向,到時候涉及的面和戰略布局必然更宏大,更壯觀。
這次峰會,還有一個插曲,就是最終開成了一個對俄羅斯的批斗會。普京很聰明,最終沒讓批斗就直接回國了。回國后,俄羅斯即展開了對西方的反擊,烏克蘭局勢也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相比俄羅斯對西方的強硬,中國則繼續展開自己的大國外交布局。
習總參加G20峰會,除了訪問了澳大利亞外,還訪問了新西蘭和斐濟。中國和澳、新兩國共簽署了五十多項合作協議,涉及政治、經濟、投資、金融、能源礦產、基礎設施頭建設、文化、教育、旅游、氣候變化等廣泛領域。通過這次訪問,中國不但鞏固了和新西蘭的關系(接受戰友提醒,糾正一個錯誤,中國達成FTA協議的西方發達國家不是澳大利亞,是新西蘭,而且是在2008年已簽署,澳大利亞是第一個在真正西方有份量的發達國家),還和澳大利亞完成了自貿協定談判,預計明年簽署協議。中澳的合作,進這次G20峰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深化。
由于中澳關系的加深,事實上中國是以針尖對麥芒的方式在澳大利亞和美國進行了一輪爭奪,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美國用的是軍事盟友手段,中國用的是經濟合作工具。美國希望,澳大利亞扮演西太平洋第二島鏈核心的角色,目的是遏制中國。如今,中國不但沒有被遏制住,澳大利亞和中國展開了更深入的合作。習近平主席還作客澳大利亞國會,發表了重要演講。澳大利亞的議員還不好意思袒露心跡,意思是:本來我們是施壓中國來著,結果中國太友好了,給我們帶來了發展“大禮”,這誰又能拒絕友善呢?說白了,大家不都是為了利益嘛,中國這這么多好處,澳大利亞經濟增長都要靠中國出口的增長,袋鼠國能一心幫美國遏制中國嗎?
當然,站在澳大利亞的角度考慮,后邊依然會時不時地扮演美國遏制中國的角色,因為其在中國這里體現價值,美國盟友的身份還是很重要的,時不時到中國這晃晃,可以拿么過的壓力從中國這里交換利益。對中國來說,通過這一次G20峰會,新總理阿博特的底基本上摸清了,以后打交道就好打了,彼此都知道對方的位置,客觀上很難在中短期內再發生特別根本性矛盾。
新西蘭和中國的經濟合作非常深,相比很多西方國家明顯親華,這次雙方加強關系,更有利于中國對南太平洋的影響力擴大。但是,如果僅僅止步于此,中國在太平洋就談不上邁出的是大步子。更大的重頭戲在于,這次習總出訪了斐濟。習總出訪斐濟,是中國國家主席第一次訪問太平洋島國。斐濟是一個很小的島國,人口只有85萬,是長期不被大國關注的角落國家,所以習總訪問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訪問斐濟,不僅僅是進行兩國交往,而是和另外7個太平洋島國來參加集體會見。也就是說,習總這是在斐濟搞了一個有模有樣的“太平洋島國論壇”。外交部部長王毅對此的解釋是:太平洋島國是亞太大家庭成員,海洋資源豐富,具有區位優勢,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亞太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意思就是說,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出南海到印度洋,而是出第一島鏈進入南太平洋,是要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戰略,從太平洋一直劃到印度洋,后邊恐怕要越過大西洋到拉美。
今天的中國,已經確定拋棄了“韜光養晦”,全面轉入“有所作為”。習總在斐濟搞“太平洋島國論壇”時干了哪些事呢?
與8個國家領導人舉行了集體會晤,共同決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習近平主席還闡述了新時期中國對島國地區政策,強調中方尊重島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支持島國平等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習近平主席另外又宣布了支持島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包括將為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今后5年為島國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等。這些將幫助島國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當然,中國與相關島國還分別舉行雙邊會談,就加強農林漁業、礦產、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等領域合作達成廣泛共識,并簽署一系列合作文件。
這些事情,對那些島國來說簡直是天降大紅包。這些國家當中,人口最多的是巴布新幾內亞,人口有700萬,其它國家沒有一個超過100萬人口,大多在一二十萬人口,人口最少的紐埃只有1400人。
有些人可能會問,這些小國沒啥影響力,理他們干什么?理他們,不僅僅是現實利益,還有戰略利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要進入太平洋,形成既定事實,需要足夠的“民意”。
進入太平洋,如果有太平洋的“一堆”國家支持并認可,那美國恐怕也就攔阻不住了。何況,中國是光明正大地通過經濟合作與這些國家交往,是給這些國家帶去福祉的行為。而且,這些國家別看小,但在聯合國也是一票。中國在這些國家中的影響力,對中國擴大在太平洋的影響力有很大的好處。
二、中國戰略需要容納盡量多的國家和地區,越大越好。
中國的國家戰略與美國的不同,中國這個工業“大機器”、大市場,可以容納更多國家的商品和資源。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越多國家認可和支持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國的戰略和實際利益就越大,當然也對相關國家的利益也越大。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些國家雖小,卻代表著一個區域的利益,也合中國的利益。
三、這些國家雖小,但其所擁有的海洋利益、海洋資源卻是極其豐富的,未來中國開采海底資源,可以和這些國家有很大合作空間。
這些國家雖然都很小,但它們散布在太平洋不同的地方,擁有的海洋資源非常豐富。無論是現在可以利用的漁業資源,還是未來可以利用的海底資源,都值得中國進行長遠布局。
四、中國和這些國家可以在地區事務上互相借力。
這些國家很小,過去莫說和大國交往沒有話語權,就是地區大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它們都沒有什么話語權。如今,可以借中國的力,他們也就可以“挾洋自重”一下,可以在國家利益和地區問題上有更大的話語權。當然,中國做事,有更多國家支持,一呼百應總是有利的。
五、對其他太平洋小國有示范效應。
這8個國家和中國交好得到好處,那么其它太平洋小國就會蜂擁而至,這對中國真正跨入太平洋、對中國與太平洋國家展開更廣泛的合作,都有巨大的好處。
美國,一直在利用自己的軍事實力對中國進行圍堵。中國,則利用中國的經濟優勢劍走偏鋒,在美國關注不到的地方進行布局,同時在美國的關鍵節點上與美國進行針鋒相對的爭奪。中國的大國戰略,已不再小心翼翼,而是大踏步地開始走出去了。這種戰略,在未來數年還有很多大手筆出現,不出意外在未來兩三年,中國的大國戰略布局將在全球內開始形成體系。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這里,占豪也提出點個人看法,既然這次已經搞出了一個小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那么何不和有40多年歷史、16個成員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合作進行一個16+1的戰略協作對話峰會?如此,中國即可進入與太平洋國家協調發展的角色當中,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就能形成更加密切的利益共同體,這也有助于中國提升自己的太平洋地區的地位,同時還有利于彼此的經濟發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