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點評:1、在中國大V連遭重挫的背景下,克里意在撐腰打氣;2、大V大告洋狀(馬曉霖除外)純屬不知今夕何夕;3、大V自證其為美國的第五縱隊;4、中國領導人訪美應該會見占領華爾街的民眾代表。]
據(jù)香港文匯報引述外媒報道,美國國務卿克里昨天(2月15日)在結束訪華行程前會晤了4名中國知名媒體人和網絡博主,會談主題為“互聯(lián)網自由”,但話題多種多樣,包括中美關系、釣魚島爭端、中國反腐、反恐等。法新社評論說,這是這些中國媒體人罕見地有機會直接與美國最高外交官員進行交流。
昨日上午9時,克里在北京的美國文化中心與4名中國網絡大V展開座談,包括博聯(lián)社創(chuàng)始人馬曉霖、時事評論員王沖、調查記者王克勤以及騰訊財經記者張賈龍。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稱,他們有的要求克里向中國當局施壓,拆除妨礙中國境內外互聯(lián)網自由交流的“防火墻”,也有的指責美國公司幫助中國當局限制互聯(lián)網自由以及屏蔽推特等國際社交媒體網站。克里對此表示,他在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時提出了新聞與網絡自由的問題,“顯然,我們認為如果互聯(lián)網有了更大的自由,中國經濟也將會更強大”。
美國務卿克里結束訪華前與4名中國網絡大V座談,包括博聯(lián)社創(chuàng)始人馬曉霖、時事評論員王沖、調查記者王克勤以及騰訊財經記者張賈龍。
昨天的會談沒有中國官員在場,包括四名博主,美國駐華使館的一名參贊、克里和他的的發(fā)言人。
參與座談的資深媒體人、大愛清塵基金發(fā)起人王克勤告訴記者,昨日與克里的座談接近1小時,會談氣氛很輕松自在,可以暢所欲言。
外媒稱王克勤因報道北京2012夏季暴雨洪災原因而在去年遭《經濟觀察》解雇,王克勤對克里說,中國互聯(lián)網自由在倒退,目前的自由度比不上從前。
張賈龍則提及1月份被當局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名判刑四年的“新公民運動”發(fā)起人許志永,以及被判刑1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他呼吁美國政府支持“渴望自由的中國人”,幫助他們拆除中國知名的“防火長城”。他還指責美國公司幫助中國當局限制互聯(lián)網自由以及屏蔽推特等國際社交媒體網站。
克里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聽說有這種情況,并說他需要對此進行調查??死镞€回應稱美國高度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美方一直在中美各級官員會面的每個場合提出人權問題,并會繼續(xù)這樣做。
另一位網絡大V、博聯(lián)社總裁馬曉霖向克里提出多個外交層面的問題。在伊核問題上,克里說美國并未根本改變對伊政策,并指責伊支持恐怖主義。在朝核問題上,克里則強調美國無意攻打朝鮮也無心變更其政權,朝鮮必須棄核及和平利用核能。
馬曉霖向克里提出關于中美建立互信和牢固伙伴關系的問題。克里強調,美國不擔心中國崛起,希望中國和平發(fā)展。但是,美國不希望中國的周邊有很多的緊張局勢,希望能夠通過磋商和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
釣魚島問題也是昨日座談的焦點。參與會談的大V王沖在其博客上稱,克里給出了很官方的回答,克里強調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不持立場,希望中日根據(jù)國際法解決,希望中日都克制??死镏厣?,美國不承認釣魚島的主權屬于日本,但“行政治理權”目前屬于日本。
此外,有外國媒體稱,馬曉霖在座談會上呼吁美國動用其影響力迫使中國政府放寬對互聯(lián)網的限制。馬曉霖就此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這并非他的發(fā)言,報道屬斷章取義,他個人表示強烈抗議。
王克勤接受外媒采訪解釋被克里邀請的原因時說,他克里這次是在關注中國社會興起的互聯(lián)網以及互聯(lián)網的自由和中國社會中的進步等話題,然后以此為基礎,與在互聯(lián)網和微博上比較積極努力、相對理性的博主們做一次交流。
在王克勤看來,克里在涉及敏感問題時表態(tài)側重外交辭令,但對中國的評價則很認真,對中國的了解超過其想像。克里說,他看到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傳遞出許多積極信號,在農村土地制度、司法制度推進都有明顯變化,尤其反腐倡廉有力度。王克勤笑言,“克里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內容比我還熟悉”。
馬曉霖會后在微博上寫道:“美國新聞參贊說,昨晚50多家新聞單位參加的發(fā)布會克里只回答兩個問題,今天對我們四個人談了一個多小時。”王克勤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積極、友善、開放的態(tài)度,面對中國社會各階層的一個積極的信號。它不僅跟中國高層進行政治交流,也跟中國社會各階層進行自由的交流和互動,來了解中國。
王克勤表示,個人一直認為,中國和全世界很多國家的關系中,縱觀中國數(shù)百年的近代史而言,美國是對中國最友善的國家之一。
此次訪華是克里就任國務卿后的第二次中國之旅,北京學者認為,在中美建交35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訪華具有重要意義,既為即將到來的兩國首腦會晤鋪路,也就一些熱點問題展開溝通。克里在抵華首日的短時間內,即密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務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會面,足見中國對建設中美之間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視。
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助理王帆指出,中美在一些問題上有矛盾分歧是客觀事實,因為兩國利益要求不同,中美之間的問題不可能是一時一事。兩國關系過去30多年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加強各個級別的對話交往,拓展各個領域的務實合作,管控和妥處分歧,對于推動兩國關系沿正確方向持續(xù)向前發(fā)展具有長遠意義。
綜合香港文匯報、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等報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