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國家推行兩項重大改革,一個是實行軍銜制,一個是實行工資制。
從實行軍銜制起,他就從來沒有拿過元帥工資,且為減輕國家負擔,他先后三次主動提出減薪,從1955年實行工資制后的649.6元,到1957年1月的579.5元,再到1959年4月的460元,最終到1960年10月以后,一直都是404.8元。
他教育子女:“工作上要向高標準要求,生活上要向低標準看齊。”
1963年12月26日,他在給女兒題詞時寫道:“……發(fā)憤圖強,自力更生,勤儉建國,勤儉持家,勤儉辦一切事業(yè),做一個又紅又專的接班人。”
他對子孫后代說的最經(jīng)典的話就是:“你們在人民之中是最安全的。”
他的女兒很小就被送到蘇聯(lián)讀書,曾在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被納粹鬼子關(guān)進集中營,吃盡苦頭。
1953年,女兒從蘇聯(lián)大學回國,他鼓勵女兒去當一名普通教師,還要求她搬到學校集體宿舍去住。當時女兒已婚,且學校的新宿舍樓還未建起,但女兒還是欣然接受,在單身宿舍住了四年。
1965年底,學校組織師生到山西農(nóng)村調(diào)研,他又鼓勵女兒:“你應該去。尤其是你從小在國外學習,不懂得中國的農(nóng)村,更應該聽毛主席的話,去經(jīng)受鍛煉。”
當時女兒患高血壓,組織上綜合考慮后建議她不要去,而他堅決表示要求女兒下鄉(xiāng)鍛煉。
臨行前,他再次叮囑:“晉東南是個好地方,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總部就設(shè)在你將要去的武鄉(xiāng)縣。那里的老百姓覺悟很高,是他們用小米養(yǎng)活了我們八路軍。你去了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經(jīng)過下鄉(xiāng)鍛煉,女兒加強了對中國農(nóng)村的了解,加深了對農(nóng)民群眾的感情。但遺憾的是在調(diào)研期間女兒的一只眼睛突然患病,因為農(nóng)村醫(yī)療條件差、得不到及時治療,最終不得不摘除。
回京后,他強忍難過、鼓勵女兒說:“你雖然丟了一只眼睛,但是你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到農(nóng)民當中去了,你了解了中國的農(nóng)村,收獲大于損失。”
1974年,他唯一的兒子因病去世,組織上考慮到他已是88歲高齡,子孫后輩們又都在外地工作,身邊需要有人照顧,因此決定將在青島海軍某部當兵的小孫子調(diào)回北京工作。
調(diào)回后的第一個周末,小孫子一進家門,他驚訝地問:“你怎么回來了?是出差,還是開會?”小孫子知道爺爺要求嚴格,沒敢說實話,于是就撒謊說是臨時到北京海軍某部幫忙。
但是兩個月后小孫子又去看望時,他忍不住盤問:“你在海軍幫忙多長時間了?怎么不走了?是不是調(diào)回北京了?”小孫子招架不住,只好說明是組織上的考慮,如實說。
他一聽,便嚴肅道:“我要的是革命接班人,不要孝子賢孫!哪里來的,還應該回哪里去!”
1976年7月初,病情加重的他躺在病床上,堅持提出要看文件和報紙,嘴里斷斷續(xù)續(xù)地對家人以及前來看望的同志告誡道:“革命到底!”
2018年1月6日晚,他的孫子在中央電視臺《謝謝了,我的家》節(jié)目中講述了他的故事:“爺爺去世后的遺產(chǎn)總共只有多年積攢下的存款20306元,按照爺爺?shù)陌才牛跔敔斎ナ篮笕可辖唤o了中央辦公廳交了黨費,沒有給子女留下一分錢。”
他一生告誡子女:“我個人沒有任何財產(chǎn),留給自己的只有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書。”
在革命歲月中,他曾留下過這樣一段話:“我們確確實實是常常和毛主席爭論,毛主席高瞻遠矚、料事如神,那時候尤其是在井岡山,我們常常認為毛主席是不對的時候就要與毛主席爭論,就要反對毛主席的意見。但是往往在事后證明,是我們錯了。”
他,就是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共和國開國元勛、大毛主席7歲卻是毛主席忠實追隨者的,朱德。
12月1日,誕辰134周年,緬懷朱老總。
================
朱老總留下的遺產(chǎn)人民幣20306元,那么延伸一下,毛主席生前多年的積攢有多少呢?
毛主席的遺產(chǎn)主要是稿費,約人民幣124萬元。
主席去世后,所遺留的全部現(xiàn)金財產(chǎn)只有工作人員找到的7張新中國成立初期發(fā)行的人民幣,合計不到今天的10元。
毛新宇曾述:“從爺爺去世以后,他老人家的全部遺產(chǎn),包括生前用過的遺物,一律都由中央辦公廳保管,不僅我的父母,李敏、李訥姑姑都沒從爺爺那兒分到遺產(chǎn)。”
從1964年就開始負責給毛主席記賬的吳連登說:“臨終的時候家里只有幾百元錢,這是主席的全部財產(chǎn),最后這個錢也交了公。另外,主席的銀行戶頭里沒有一分錢存款。”
在毛主席去世后,處理主席稿費的是XP同志。
他說:“主席生前沒有安排,那就全部上交中央辦公廳交了黨費。”
所以,按照他的意見,毛主席的稿費全部上交給了中央辦公廳。
嚴格來說,“毛主席稿費”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為這筆款項從來就是公產(chǎn),而不是主席的個人資產(chǎn)。
XP同志處理這筆款項的這個決定和主席生前稿費的最終處理結(jié)果,當年也是傳達到全黨的,當年黨內(nèi)全都知道。
李訥后來曾因生活困難想要支一些父親遺留的稿費,還被汪和華拒絕,“這是黨產(chǎn),個人不能使用。”
回想毛著作發(fā)行量最大的六七十年代,我國那時取消了稿費制度,但發(fā)行到境外的許多國家(據(jù)傳發(fā)行量一度超出《圣經(jīng)》)都有稿費制度,因而給予了稿費。
================
作為對比,至今我們倒是不知道,XP同志的遺產(chǎn)和稿費是怎么處理的……因為他的稿費全部歸子女作為個人遺產(chǎn)繼承和支配(比如給某“慈善機構(gòu)”捐過款),而非公產(chǎn),因而從未公開。
同時,XP同志的著作不但幾乎沒有銷往海外(確實沒聽說過哪個國家“捧著《deng選》鬧革命”),且在國內(nèi)發(fā)行也是略帶強制性的各級機關(guān)內(nèi)部定量購置,又是處于“高房價、高藥價、高書價”的三高時期(恢復了稿費制度),所以XP同志的稿費應該是個天文數(shù)字。
從事實來看,僅80年代,出版他的著作就達26種,文選4408萬冊、非文選5600萬冊;僅文選,最便宜的一卷平裝本也11.8元,版稅10%,他稿費也逾2億了。
而所謂捐款,其實就是給那個“青少年科技基金”捐了100萬,其他的,我們并不詳……
================
繼續(xù)說毛主席的遺產(chǎn)。
那本著名的「毛家賬本」大家都很熟悉,于1990年10月中央警衛(wèi)局與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在清理交接毛澤東生前遺物時被發(fā)現(xiàn),在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也是在1994年,當年的5月29日,民進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雷潔瓊在瞻仰(雷潔瓊自己用詞)韶山毛主席紀念館時,首度題詞:“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這句名言本是出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三大碑林之湖南浯溪碑林中晚清名臣吳大澄《峿臺銘》中的用語。
雷潔瓊在看到毛主席生前一件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和一雙補了又補、最后被鞋匠丟了又拾回來再穿的皮拖鞋時,實在忍不住,題下這句八字警言。
雷老當時還動情地說道:“毛主席,他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太陽!”
朱毛不分家,公者永千古!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