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40年代末解放戰爭中,在毛澤東領導下,劉伯承、鄧小平的二野在中原馳騁,先后攻克國民黨戰略要地開封、徐州。作為大軍主官,劉伯承非常明白情報工作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視及運用,首次解放開封,國民黨守軍的城防圖等全部被陳士榘兵團所獲,攻占開封是解放軍首次解放大城市,活捉國民黨兵團司令區壽年(廣東籍, 前中國國家足球隊守門員現教練區楚良的祖父)。近年國內電視電影劇目有涉及徐州解放和中共地下黨員張克俠(國民黨59軍軍長)的情況,都是劉伯承手下二野情報機構的杰作。在此發文,對上述情況做更詳盡介紹,以記載劉伯承元帥和無數隱蔽戰線無名英雄的光輝業績。
徐寄光是河南遂平縣人,1938年入黨。讀中學時,受進步教師的影響,從事進步活動。中學畢業后,他在確山竹溝新四軍竹溝大隊學習,以后擔任政治交通。竹溝大隊撤走后,他就留在了地方,先是遂平縣,后又到漯河郾城縣縣委工作,以后河南黨遭到破壞,徐失去黨的聯系。在此期間,徐聯絡了一些思想進步的人,有中學的同學萬新玉,他是開封師范的畢業生,當時在國民黨開封郵政儲匯局里任儲匯科長;裴建章,也是河南開封師范的畢業生,當時在國民黨黃泛區救濟總署任職;李向賓、王潛歷,二人是西北大學畢業生,在上海稅務局里工作。這些人除了同鄉就是中學同學,思想都比較進步。抗戰勝利后,他就組織這些人做些有益的事情,搞點文化事業,如辦學?;蜷_書店等。經商量,他們決定辦個書店,取名叫“黃河書店”。決定之后,他們就開始聯絡人,籌集股金。不久,“組委會”已籌集了一些錢,但沒有人能出面主持這項工作,因為沒有一個能穩定下來集中精力抓這項事的人,于是他們就想到了徐寄光,讓他來跑書店的籌建,因為他是以謀職業的身份和他們交往的,而且在他們中間,徐被認為是一個書呆子,老實人,所以認為徐最適合。當時徐是不想在開封長期呆下去的,想到解放區去,所以就以不會做生意等原因推掉了。
1946年6月,李洵由中原去開封找徐,李洵原名李海涵,(解放后是河南農學院黨委書記),李洵與徐是同鄉、同學,思想一致,初中畢業后,徐到開封高中讀書,他到開封師范讀書,本來地下黨約定一起到延安去的。1938年,他去延安,徐便到了竹溝。他本是晉察冀的干部,以后到了中原(實際是晉察冀魯豫情報處派出的情工),他這次回到開封,徐非常高興,想和他一起到解放區去,接通黨的關系。不久(李洵回到邯鄲匯報后又回到開封)他告訴徐說,內戰已經爆發,國民黨在鄭州有個綏靖公署,是打內戰的重要據點,地下黨在這一帶立足開展工作,特別是在隴海線上建立一些據點,開展情報偵察工作,比到解放區還重要,所以就不要走了。于是,徐就和他講了準備搞書店的事,他聽后說很好,要辦好這個書店,利用書店做掩護開展情報偵察工作,并研究了如何辦書店的具體辦法,李洵也以同學同鄉和跑行商的身份加入了股東的行列。當“組委會”再次提出讓徐主持書店的工作時,徐就應允下來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書店可以,但建立書店必須得加入工會,加入書報行業,這就需要在股東里有勢力、有名望的人才行;另外,書店一開業,是需要很多錢的,這就需要廣泛的聯系股東,征集股金;徐是個書呆子,不會做生意,所以出了問題,還需要大家來承擔。股東們一致表示 ,讓徐盡管干,一切由大家來承擔。徐只管看住門,把握營業,聯系業務關系,徐對外的名義是書店的經理。事情決定下來之后,他們就把股金降低,進一步廣泛吸收股東,設法把國民黨政府的一些重要部門的人拉為股東,當時國民黨政府在開封的勢力有三個方面:
(1)以省政府劉茂恩為主的地方實力派,劉是當時河南省政府的主席。
(2)胡宗南派。胡宗南為了控制河南,往河南派了很多干部,他們控制了省訓團,省訓團是培訓干部的機構,當時河南省政府機構科以上的干部和各縣的縣長要到此輪流集訓,這樣胡宗南的勢力逐步擴大。劉茂恩名義上是省訓團的頭子,實際的負責人是胡派在此設的秘書張勉之。胡派還擁有西北通訊社(后改名為大河通訊社),是搞特務活動的,社長叫朱振家,也是特務頭子,是胡派在河南的第二號人物。還有河南政治部主任、劉茂恩的政治顧問楊虞市。這樣張、朱、楊便形成了胡宗南在河南勢力的三人小組。
(3)中統派,即陳立夫、陳果夫的CC派,他們是把持著河南省黨部和省政府的文教部門。省黨部書記長是陳泮嶺,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陳立夫系統的骨干,也是遂平縣人,
為了以后開展工作,地下黨對這三派的一些人都盡量吸收為股東,有的是以吸收股金的形式,有的作為名義股東,既有高級干部,有背景有勢力的人,也有科長、科員。如劉派的保安司令部主任,民政廳的一個科長,教育廳、糧食廳也都有人,胡派的三個頭面人物,經陳瑞市(徐的同鄉)的關系全部拉為股東或名義股東,還有一些科長、科員等;省黨部系統有書記長下邊的秘書長張圣澤,他是實權人物,另外還有一個科長。通過萬新玉在文教界也聯系了一些人,如河南大學及幾個中學的人,這些人有些是同學的關系,思想都比較進步。這三個派系的人是非常復雜的,他們作為書店的股東,起到了保護和掩飾的作用,沒有他們的支持,書店是站不住腳的。書店的牌子上的幾個大字就是胡宗南派的楊虞市題寫的,很醒目。這些人為什么愿意參加書店,成為股東呢?那時,在國民黨機構里做官,收入并不高,經濟狀況并不怎么好,特別是那些科員、職員,收入很低,能有個自己的商號是很愿意的,地下黨把股份降得很低,五塊十塊也算一股,所以入股的人就多了,各方面的人都有。另外,因為書店屬于文化事業,入股的人能成為股東,覺得是一種榮譽,地下黨曾經把股東的人名按發起人,入股的多少的順序印成名單貼出并公開散發,人人都知道黃河書店是誰辦的,所以他們覺得很光彩,覺得自己又多了一點兒身份。
黃河書店建立在今天的開封市中心地帶,地下黨之所以能加入開封書報業工會,能夠開張,就是因為地下黨把國民黨的三種勢力的人及文教界名人(如張勉之)都拉為股東,依靠他們的關系使書店站住腳,他們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三種勢力互相牽扯,一派以為書店是另一派搞的,誰也不敢懷疑書店有問題。當時,開封的書報業都集中在書店街,而黃河書店周圍都是經營雜貨、衣服的,所以這里突然出現一個書店曾引起周圍的鄰居、群眾的懷疑,特別是經常有政府官員和穿軍裝的人出入,更使周圍的人確信書店是官辦的,“經理”也不象個做生意的人,認為書店一定有什么背景,這反而起到了掩護作用。
書店籌備就緒后,徐寄光就和李洵商量如何牢牢地控制書店,于是地下黨確定了經營方針,即不宣傳國民黨的東西,不經銷國民黨鄭州書局出版的東西,不經售國民黨的黨刊、黨報,但經售的東西也不能太刺激了國民黨當局,處于一種中間狀態。所以出售的書籍大多是自然科學、科學技術、中外文工具書、音樂等方面的書籍,雜志也是社會上流傳的中間雜志,這些想法和建議提出后,萬新玉等人聽后說“正合徐意”,“不偏不向才安全”。
這樣,書店于1946年秋開始營業。
黃河書店的建立,主要是靠社會關系、同學、同鄉、同事相互串連而成,而搞情報偵察工作主要是利用股東及國民黨內部之間的矛盾。首先,地下黨把書店收攏的這些關系分為三個層次:
(1)對書店的秘密及情報工作,只能李洵及徐兩個人知道。地下黨二人是工作的核心,徐當時化名徐善初,身份就是黃河書店的經理,坐鎮書店;李洵是以行商的身份在外邊跑。當時,開封周圍一帶生產煙葉子,他以煙廠代理人的身份在隴海線上來回跑,實際上是來往于解放區和敵區之間,擔負交通與組織聯絡的工作。
(2)核心的外圍是有進步思想的人,如籌備書店的幾個人——萬新玉(股金最多,作為書店的發起人)、裴建章、李向賓、王潛歷、陳瑞市等——他們不是開封師范的同學就是開封中學的同學,要么就是同鄉,思想都比較進步。陳瑞市也是遂平縣人,地下黨過去雖不熟悉,但彼此知道,在讀書期間及以后的教學中,他經??匆恍┻M步的書籍,但并沒入黨,而是考取了胡宗南在西安成立的戰時工作團,到了胡宗南系統。日本投降后,胡宗南往河南派人,陳瑞市就來到河南,這一層的人,是征集股金,保護書店的基本力量。
(3)最外一層是最復雜的關系,國民黨三種勢力的人都有,然而這一層的人正是情報的主要來源。
對于以上這些對象、關系,徐寄光和李洵經研究,有的加以直接引導,為地下黨提供情況,有的則間接獲取情報。
除了黃河書店以外,地下黨在開封另設了兩個秘密的聯絡點。因為書店人很多很雜,各種人都有,股東們一到節假日都要到自己的書店來玩,來看看自己的書店,所以當地下黨的人作為一個陌生人突然來到書店時就很不方便,容易暴露,所以另設了兩個秘密聯絡點,一個是在梁苑女中,地下黨有一個重要的工作關系的愛人在這個學校當校長,于是把她那里作為一個秘密聯絡點,有時李洵或其他同志從解放區來開封就臨時住在這個地方。黃河書店的固定人員共有三個,一個是徐寄光,另外兩個是由股東介紹的店員。地下黨的另一個秘密聯絡點就設在其中一個姓張的店員的家里,他是開封人,當地下黨有同志從解放區來,徐就跟他說:“家鄉來了人,要在你家住一、二天”,他是很爽快地答應的,于是他的家就成了地下黨的一個秘密聯絡點。這兩個聯絡點,別人是不知道的,只有李洵和武盡法知道。1946年夏—1947年初,李洵擔負從開封到邯鄲之間的交通聯系,情報都是由他送出,上級有什么指示也由他轉告地下黨。1947年初,李洵調走,由武盡法來接替。武盡法化名吳玉山,以失學的家鄉人的身份到開封找徐寄光,徐就和股東說:“這是徐的小老鄉,失學了,沒有職業,想找碗吃”。股東們說:“就讓他當店員吧”。于是他便以店員的身份來替書店跑行商,擔負起與組織聯絡的工作。不久,野戰軍領導部門派了一個情報站和豫東與豫皖蘇情報處合在一起,這個情報站設在豫東,活動在杞縣、睢縣一帶,離開封很近,一夜就可走到,站長李文彬,站名就叫豫東情報站,有電臺,從此地下黨就把情報送到那里,由武盡法來跑,大部情報由情報站轉到豫皖蘇司令部,重要的戰略性情報由情報站用電臺發到劉鄧野戰軍司令部。
地下黨的情報來源主要以下幾個:
(1)洛陽師管區。國民黨軍隊,軍級設軍管區、師級設師管區。洛陽師管區司令是曹玉珩,是劉汝明55軍整編后整編下來的一個師長,他的秘書叫魏致任,是中共老地下黨員,失掉了組織關系。經股長劉耀庭(后邊將要提到)介紹認識的,南陽人,與徐經交談,越談越深,徐就正式敲定讓他提供所在師管區能夠接觸到的國民黨的軍事、政治情報,如有文件就提供原件給徐看,于是他成為了一個正式的情報關系。師管區專管征兵,所以河南征新兵,補充部隊的番號、人數等有關的情報都通過他獲得。這些情報曾受到劉伯承司令員的表揚,因為當時二野的部隊向外發展,急于弄清楚當地的保安武裝,特別是保安團隊的力量。所以,弄清河南招收了多少新兵,補充了那些部隊,部隊駐在哪里等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師管區發的一些文件,特別是涉及軍情的文件,魏都提供給徐。這是一個很可靠的關系,提供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2)河南省政府省志編撰局。省志編撰局的編輯劉耀庭,是個歷史學者,他也是河南省民國日報編委會的委員,他常和劉茂恩有來往,他對劉的動態、省政府的動態都了解得很清楚。地下黨通過股東的關系,從他那里獲得了很多情報,如突擊檢查戶口的消息他也及時告訴徐。武盡法剛來到書店沒幾天就趕上突擊檢查戶口,由于他沒有身份證,所以被抓走,經過股東又把他要了回來。由于劉耀庭及時告訴地下黨,地下黨便對突擊檢查可有所防備。
(3)河南省保安司令部會計室的會計張宜生。劉茂恩實際上是河南雜牌軍隊的頭子,他想通過地方團隊來擴大自己的勢力。河南省保安司令部就是專管河南全省保安部隊的,在此當會計的張宜生專管經費、造表,對河南保安部隊的力量、供給、編制、駐防情況都清清楚楚。通過他,這些情報都提供給徐,這也獲得了劉伯承司令員的表揚。
(4)國民黨河南參政會參議員鄭隸平。鄭隸平與徐很早就認識,當時他雖知道徐的一些情況,但具體干什么他不知道。鄭是以國民黨小黨派青年民社黨及學術名流的身份參加參政會,成為參議員的。參政會經常開會,于是他就把形勢報告、南京國防部的計劃、軍事方面的材料等文件交給徐看,過后他也不再問起,徐就把這些情報通過武盡法送到豫東情報站。所以鄭隸平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其中受劉司令員表揚的是國民黨在打了不到半年內戰之后由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的形勢,這是國民黨蔣介石統戰部會議檢討作戰以來的形勢,對軍事力量的分析后決定的。重點進攻的重點是延安地區及華東地區,延安地區是中共的首腦所在地,華東地區,特別是山區,是海陸的交通要道,若能打通,便可以和美國的海上運輸聯系起來,這份情報還包括國民黨的兵力部署情況,所以很重要。
(5)那時在隴海路線上有一支國民黨精銳部隊叫新五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和王牌部隊之一,全是美式裝備,軍長叫邱清泉,其參謀(名字忘記)是胡宗南派系的人,地下黨把他拉為黃河書店的股東,思想并不是很反動。由于新五軍是一支機動部隊,經常到徐州、鄭州、開封一帶,每來到開封,他就要到書店來,而且每次來都夸耀他的部隊如何如何的好,然而卻摸不著共產黨的影子,搞得疲憊不堪,于是通過他地下黨就可以了解這支部隊的情況及動向。
(6)第三綏靖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是張自忠部隊的59、77兩個軍的部隊,原駐在商丘,后駐山東的棗莊地區以及徐州周圍,司令官是馮治安,副司令兼59軍軍長張克俠是中共老地下黨員,內戰時周恩來親自給他布置過工作。此時,地下黨派武盡法與他直接聯系,張克俠把綏靖區蔣介石發的文件及徐州周圍的駐軍、徐州城防構筑圖都提供給地下黨。后來才知道他的工作屬華東野站軍領導。
(7)通過股東們的閑談而獲取情報。在國民黨機構里工作的股東們,每到節假日(星期二、五、日休息)休息時間便到書店里來,來后便東拉西扯,談論時勢。徐以不聞不懂政治,用茶煙熱情招待他們,有時也給他們一點小恩小惠,如對一些科長、科員、職員給一些零花錢等,而他們也認為這是一個玩的地方,是一個“自由市場”,可以無所不談,無所不說,毫無顧忌。從他們的談話中也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情報。如透露了鄭州綏靖公署的一些動向,南京國防部的情況,國民黨軍情及1947年初國民黨舉行國大代表選舉總統、國大代表的大會的情況。
以上這些情報大多是在擬定了情報關系后或用間接的方法而獲得的。除此之外,地下黨還用直接偵察的方式獲取了一些重要情報,主要的有以下兩次:
(1)1946年8月份,徐和李洵以跑行商的名義坐火車沿著隴海路,他面向南徐面向北,沿途觀察地形、鐵路、橋梁以及國民黨軍隊的設防、兵力、據點、糧食等情況,然后地下黨把所偵察到的繪成圖,寫成報告送出去。不幾天,隴海鐵路炸聲轟轟,敵人遭到嚴重打擊,這便是劉鄧大軍第一次從開封、徐州之間出擊隴海路。這次戰斗占領了幾個縣城,摸清了敵人的實力,事先地下黨的偵察起了作用。
(2)對開封市的偵察 。1948年6月份開封市第一次解放。在解放之前,地下黨曾對開封市做了一次詳細周密的觀察和調查,將開封市的主要街道、不同的區域繪成圖,把開封國民黨駐軍的駐地、人數、工事的修筑情況全部由武盡法交野戰軍。當情報轉送給工程部隊后,華東野戰軍八兵團陳士榘司令非常高興,說正好需要這個東西,他表揚了地下黨,解放開封就是由陳士榘指揮的。當時駐守開封的國民黨部隊是66師師長兩個旅。在這次戰斗中,上述部隊全部被消滅,66師師長李仲辛被打死。解放開封,是徐軍第一次攻占大城市,部隊街上吃,街上睡,給群眾的影響非常大,但只停留了三天便撤走了,撤到豫東又消滅了區壽年的部隊,活捉了區壽年和下邊的師長沈澄年。解放開封的目的是調動隴海線上的新五軍,二野的部隊剛撤走,新五軍便趕到了開封。這時,那個參謀又到書店,對徐說:“你們受苦了,受驚了,緊趕慢趕還是沒有見到共軍的影子,他們太狡猾了。”
地下黨還利用黃河書店散發有關中共的政策方針,以及秘密出版物。黃河書店開張以后,地下黨就和上海的雜志社、書店聯系,和他們訂購書籍和雜志。后來,地下黨不要的東西他們也給寄,因為那時的書刊都經上海批發,那里的雜志社、書店發現開封有個黃河書店,就大量的寄給它,其中也有生活書店,《群眾》雜志社等,所以里邊經常有中共的東西,如宣傳解放區的文章,中共一些秘密出版的東西,包括從香港運至上海的也都夾在書刊內寄來,其中還不乏有情報。遇到這種情況,地下黨通過思想比較進步,比較可靠的人如萬新玉那一層的人散發出去。
黃河書店工作的成功與地下黨的經營方法是分不開的。對外,對股東,完全是以做生意的方式和他們交往,他們來到書店,地下黨就熱情招待,過年過節給他們送些禮品,請他們吃飯,對一些小股東給些零花錢,年終,地下黨向股東宣布一年的營業情況,他們聽了很高興,鼓勵說搞得不錯,繼續搞下去。其實,這些都是假的,由于多方的聯絡,開支往往不夠,所以組織上也解決了一部分。由于書店經營得好,沒有任何暴露,所以得到了股東們的信任,他們自然也就起到了保護作用。河南省黨部書記長、中統實力派人物陳泮嶺曾問起書店有無問題,書店是誰搞的,股東們說沒事,書店地下黨清楚,地下黨是書店的股東,于是他也抓不住任何把柄。現在想起來,危險是存在的,主要有兩點:(1)上海在給書店寄書刊時,里邊夾有中共秘密出版物,倘若郵局開包檢查,查出有問題則是很危險的;(2)李洵和武盡法的來回奔走也有危險,好在當時局勢很亂,敵人無心追查。當二野的部隊開進開封時,有個便衣秘密警察來到書店對徐說,他是公安局派來監視書店的。他冒充學生每天來書店看書,所以曉得書店的性質,但他聽說我們還是老鄉,所以沒去告發,上級問他時,他說沒有問題。
開封解放后,豫東情報站站長李文彬和李洵來到書店,說開封已失去了工作價值,讓地下黨轉移到江南去。于是一天夜里,趁股東們都躲到書店的機會,解放軍派一班人,由李文彬帶隊,突然把書店包圍起來,說:“你們的經理在哪兒?”“據群眾揭發,你們書店有問題,地下黨要把你帶去審查,地下黨是不會冤枉好人的”,這樣把徐“帶”走了。當時周圍圍滿了“觀眾”,議論紛紛,有的還罵徐是國民黨。到了解放軍的駐地,陳庚司令表揚了徐寄光,說徐干得很好。徐被“抓走”后,消息傳出,股東們都知道了,可又想不出營救徐的辦法,正在書店商量議論之時,解放軍又把徐送了回來,當場宣布:“這次放了你們,如果群眾揭發你們,再發現你們有反動活動,地下黨就對你們不客氣了”。之后,徐對股東們說:“徐在開封呆不下去了,徐得走了,徐想到南方去”。徐把書店交給入股最多的萬新玉,又以流亡學生謀職業的身份離開開封到南京去了。黃河書店從1946年6月至1948年6月,歷時兩年的工作就此結束。
更多精彩,請登陸:www.meihehua.cn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