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民主討論會發言提綱
在十六屆六中全會勝利閉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大會隆重召開之際,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作為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有許多疑問的學者,接到中央政研室“發展黨內民主”討論會的通知,我十分高興。是不是期盼已久的黨內民主的春天就要到來了?是不是黨和人民的春天就要到來了?
懷著這種期盼,我談幾點對發展黨內民主的看法。
一、黨內民主與一般民主有什么不同?——基于信仰
黨是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礎上的政治組織,黨內民主是基于共同信仰的民主,實現的是全體人民的長遠整體利益。一般民主則是建立個人權利基礎上的民主,實現的是各利益集團的平衡。
二、黨現在出了什么問題?——五大危機
信仰危機:共產主義渺茫論——共產主義即使遙遠,共產黨人不能放棄信仰、放棄追求;姓社姓資問題——普通群眾可以不管姓資姓社,但黨員干部不能缺少這根弦,退一步是為了進二步。如果走到原始資本主義的老路上去,甚至走到殖民地資本主義的路上去,如果產生一個自覺執政的資產階級,黨就可能失去人民立場,就可能被人民拋棄。
道德危機:共產黨員也是人,追求個人物質利益——共產黨員應該追求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此,自己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滿足于正當的物質利益,而絕不應該去追求制度外的利益,更不應該去改變制度來滿足自己的物質利益。否則,可以退出共產黨。但是,在“共產黨員也是人”的口號下,許多黨員干部紛紛和群眾爭奪利益,權錢勾結。
干群關系危機:干部從為人民服務轉向為人民幣服務,干群關系從魚水關系轉向油水關系,現在正轉向水火關系。不但嚴重脫離群眾,而且常常站到了群眾的對立面。
執政能力危機:國家機關和部門利益膨脹,在政策制定上嚴重偏向部門自身,偏向外國強勢利益集團,有利可圖的權力緊握不放,無利可圖的權力當包袱甩掉。國家利益、地方利益、群眾利益嚴重受損。
執政合法性危機:一黨執政的合法性來自于為人民服務的承諾。如果黨追求自身利益,群眾就有理由反對,不管黨過去功勞有多大,犧牲有多重。
這五大危機中,最根本的危機是共同信仰的危機。
三、為什么會產生信仰危機?——缺乏黨內民主
不爭論!或者,對不爭論的錯誤理解。
黨的共同信仰不是抽象的,脫離實際的,而必須體現到具體的路線、方針、政策中。但是,共同信仰一旦結合實際,就必然有爭論,在爭論中實現相對統一,在民主中實現集中。只有基于共同信仰的爭論——即黨內民主,才能保持黨的共同信仰。否則,就很容易造成一部分人信仰危機。
但是,為什么會不爭論?因為爭論激烈了,就可能形成兩條路線斗爭,爭論可能出現大民主,造成了問題。所以,不爭論。所以,缺乏黨內民主,所以,信仰危機。
四、怎樣發展黨內民主?——爭論的程序化、制度化
爭論容易導致兩條路線斗爭,不爭論容易導致信仰危機。這是一個兩難困境。解決的出路在于,有沒有可能將黨內爭論、黨內民主產生的派別和路線斗爭程序化、制度化?這是黨內民主建設的核心議題。
五、怎樣使爭論程序化、制度化?——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1、在維護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前提下,允許不同觀點的人參加各部門大政方針的研討會,允許這些在指定的雜志和報紙上發表。既可以設立一家雜志同時發表左中右各種不同政策觀點,允許不同政策意見形成爭論;又可以設立特定的雜志專門發表某一派別的觀點;
2、在全國范圍內征求民意,找若干個地級市,以投票方式設立人民滿意度特區,以選舉方式或任命方式組建新的領導班子,規定其權限,不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而以人民滿意度為第一要務,討論建立人民滿意度測評指標體系;
3、增強黨的運行過程的公開性。當務之急,是公開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公開黨員和群眾的冤情、議案的處理進程、問題、爭議和結果。黨的各級領導應該向黨員和群眾解釋黨的政策、路線上的重大疑問,并接受質疑。黨領導下的各級政府應該公開人事、財務、項目信息。
4、由此,逐漸形成一種總結改革開放的功過是非、經驗教訓的輿論氛圍,在適當時機召開黨代會,形成全黨的新的歷史共識。
5、更進一步,逐漸認識人民內部矛盾的復雜性和嚴重性。在承認大多數人的利己主義價值觀的前提下,在黨員和干部隊伍中重新建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重新解釋和確認共產主義信仰。以此為基礎,將不能身體力行黨的宗旨和信仰的黨員除名,大幅度減少黨員數量,提高黨員質量。
6、探索黨和國家的新運行機制。在重建信仰的基礎上,建立黨員間的平等和民主關系,建立黨內分權制衡機制:決策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同時選出這三個委員會,逐漸建立三個委員會之間的協調制度。
決策委員會:由信仰堅定、身體力行、眾望所歸、視野開闊、見微知著、經驗豐富、精力充沛的同志組成;專門負責重大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爭論和裁決。
執行委員會:由信仰堅定、身體力行、經驗豐富、精力充沛的同志組成。負責貫徹執行決策委員會確定的決策,并以自身的榜樣作用帶領全體黨員干部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執行中的問題和爭論及時反饋到決策委員會。
紀律檢查委員會:由信仰堅定、身體力行、嫉惡如仇、精力充沛的同志組成,對黨的隊伍中的種種思想、政治、經濟、生活作風問題進行考察、監督。
六、結束語
黨內民主是健康的黨內生活的根本保證,是確保黨的共同信仰化作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保證,是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根本保證。但是,由于在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突出,所以,民主集中制在執行中常常偏向集中而忽視民主。現在,我黨已經有了豐富的執政經驗,也已經產生了新一代更具備民主意識的領導人,到了更多地發展黨內民主的時候了。但是,到底如何發展黨內民主,還有待全黨在實踐中探索前進,這里只是非常不成熟的幾點意見。
韓德強,2006-10-2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