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在前期核查研究的基礎上,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其實,這種“二選一”早已有之,比如10年前的3Q大戰。
2010年11月3日全國的QQ用戶都收到了這樣的彈窗信息——騰訊QQ和360安全衛士互不兼容。用戶要么留下360安全衛士,要么留下QQ。面對史無前例的“二選一”和前所未有的計算機軟件不兼容新方式,國內媒體幾乎清一色的將其形容為“3Q大戰”。
其實所謂的“3Q大戰”和后來的永昌縣牛肉面協會集體漲價性質幾乎相同,本質上就是不正當競爭。“3Q大戰”戰場是用戶的桌面,這樣的商業競爭實在令人很難有什么“Thank you”的感情。
隨著人們對互聯網行業認識的深入,類似的問題已經幾乎不會被忽視了。當年無錫及其周邊地區美團、滴滴、餓了么通過大額補貼以拉動各自的外賣銷量。面對“外賣大戰”,無錫市政府反應很快,迅速約談了三方代表。在當地政府的干預下,無錫的外賣市場秩序迅速恢復了正常。
在DD乘客遇害事件中,順風車司機可以查看到其他司機對乘客的評價,包括長相、身材、性格乃至于直接上傳圖片。而乘客查看司機給與的評價則比較困難,也無法快速刪除其中涉及個人信息的評價。這些信息的存在,為不法分子篩選了作案對象,大大提高了司機起意預備犯罪的幾率,增加了乘客的出行風險。本質上,這都是作為服務業企業的滴滴沒有盡到服務業本質的體現,賺著乘客的錢卻放任不利于用戶的信息傳播。
至于互聯網巨頭濫用掌握的老百姓私人數據和其壟斷地位,通過互聯網平臺大肆兜售高利貸的行為則更加令人反感,這種行為使一大批經濟能力和自控能力均不強的年輕人背負了不菲的債務,并在習慣借貸消費的過程中透支未來。
而在一些技術性更強的事件中,互聯網行業不良業態“新瓶裝舊酒”的現象仍在繼續。多家權威媒體連續報道了XX頭條APP中廣告里的“二次跳轉”的問題,其實XX頭條的這種行為完全符合流量劫持的定義,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所謂“大數據殺熟”、無良“網紅”等互聯網不良業態也并不是互聯網才特有的問題,但是一些人卻表達了比線下類似問題更大的寬容,這無疑對互聯網亂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與這種寬容心態相匹配的是輿論,尤其是朋友圈觀點,更傾向于為“出事”的互聯網企業開脫。典型的代表就是技術無罪論,隨著互聯網不良業態對普通人影響越來越大,堅持這種觀點的人越來越少。
畢竟,技術越先進,用戶應該越安全越方便才是。另一個方面,在用戶知情權甚至生命權上宣稱技術無力,同時卻在大數據“殺熟”和用戶隱私收集方面技術先進。每分鐘掃描用戶設備幾十遍的智能軟件甚至無力保證用戶遇到突發事件的生命安全。這種反差,難道不諷刺嗎?
在技術無罪論日趨破產的同時,新的開脫言論就應運而生,即免費特殊論。這種觀點認為現今中國互聯網業務主要是免費的,不能以付費軟件的標準去要求它。咋聽上去,這非常符合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原則,似乎沒有問題。
仔細一想,卻還是互聯網特殊論的余毒。免費的軟件要求當然要與付費的相區別,不過他們都必須滿足行業規范最低要求。就像超市的牛奶贈品可以離保質期比較近,卻不能添加三聚氰胺一樣。針對老年人的健康講座雖然時常免費進行甚至還送"小禮物",卻也不能傳播有違社會道德底線的思想,其送的"小禮物"也不能是有毒有害的。免費特殊論一說實在不值一駁。
其實公眾對于互聯網亂象的認識滯后并不是偶然的。互聯網行業作為目前中國最有活力的“造富”行業,不僅培育了馬、劉、李等商業巨頭,也是草根實現階級跨越最容易的行業之一。從政府到民間,對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都是鼓勵和肯定多過批評和打壓。
另一方面,互聯網又表現出“概念密集型”的行業特征。新提法、新概念層出不窮,人們出于對新事物的尊重往往就在態度上有所保留,也就不會傾向于尖銳的進行批評。這就需要政府及時引入行政公信力進行干預,激濁揚清。
值得注意的是,放任互聯網行業自由發展并不會自動的使行業風氣得以轉變。即使是所謂支持互聯網自由的用戶,也會受到失控市場的不利影響。相反,一些早已有之的不良現象,經過大力整頓,現已幾乎消失殆盡。
從歐美國家的經驗看,對互聯網企業進行嚴格監管是必然選擇。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雅虎等公司都被美國政府嚴格監管。事實上,我國對互聯網企業的監管是非常寬容的,以互聯網金融而言,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公司均掌握海量用戶數據,但受制于監管,根本無法像國內互聯網企業那樣濫用用戶私人數據和行業壟斷地位大肆放高利貸。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互聯網亂象的危害也不是一開始就像現在這般大,存在一個演化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輿論過分的同情無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種同情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描述上把不健康的業務形態“中性化”、“模糊化”,傳統的不良業態一旦走上互聯網就似乎瞬間披上了“高大上”的外衣,面目也就模糊起來。其實,中國互聯網企業“高大上”的外衣純粹是包裝出來的,與其說BAT是高科技公司,不如說是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化。
B相當于互聯網上的中介公司、廣告公司、咨詢公司和出版社。
A相當于互聯網上的房地產,以通過提供服務的方式收取房租。畢竟在淘寶上如果不購買阿里提供的服務,不借助阿里的廣告和推介,客流量會非常慘淡。
T相當于互聯網上的郵電局、游戲機房、KTV等娛樂場所,主要利潤依靠游戲。
另外,集資、投資、高利貸也是互聯網巨頭的一項重要業務。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IT行業更多是局限于應用層,而非底層。大量業務都是基于龐大的用戶和巨額資本制造壟斷,對各個行業進行先補貼搶占市場,然后利用壟斷地位割韭菜的套路。運用這套套路,互聯網巨頭割了一輪又一輪的韭菜,不知道是不是實在找不到新領域割韭菜了,最近互聯網巨頭涌進社區賣菜。
總而言之,互聯網領域加強反壟斷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規范行業秩序、促進平臺經濟長遠健康發展。鐵流希望這次反壟斷調查能夠樹立一個標桿,而不要成為罰酒三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