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媒體報道隔著上千公里進行5G遠程手術的事情,并對其大肆吹捧,鼓吹前景無限廣闊。鐵流認為,這種應用屬于為5G而5G,不具備推廣意義。唯一的作用就是打造個別樣板戲忽悠領導,搞搞宣傳,是給5G量身定制皇帝的新衣。
鐵流簡單談談5G遠程手術存在的問題。
首先,媒體和廠商鼓吹5G低時延優勢并不客觀。媒體和廠商鼓吹的低時延只是空口時延,也就是從基站到終端這200米距離的時延,而不是整個系統的時延。這里說明一下,很多人覺得5G終端到5G基站后就萬事大吉了,信息會像量子糾纏一樣自動同步到另一方。事實上,5G基站好比就是一個運營商的WIFI,都是要接入有線網絡的,以1000公里的距離來說,除了5G終端到基站那200多米之外,其余999.8公里都是走光纖。當下,把用5G終端和5G基站標榜為天然具備低時延,并認為4G不具備低時延,是不科學的。事實上,4G和5G 99.99%的傳輸距離是由光纖完成的,最后0.01%都不到的距離才是由4G/5G設備完成。對4G進行升級改造,也可以具備廠商和媒體鼓吹的低時延特性。
其次,用光纖做專線在性能、成本、可靠性上都優于5G。就性能來說,使用有線連接,在時延上是低于末端用5G設備的。有線直連方案和5G方案在99.99%的傳輸距離上使用光纖,在這部分大家是一樣的,只不過在最后200米上,用5G來連接延遲會比用光纖高,因為5G基站本身會增加延遲,然后終端設備也會增加延遲。而如果使用光纖則是一步到位,因而延遲會比采用5G方案低。就成本而言,醫院本來就是有專線的,光纖網絡都是現成的,成本很低。就可靠性而言,無線易受不可控的外界干擾,在可靠性上有線網絡天然優于無限網絡,在工業領域,有線網絡占比高達97%。醫療是對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領域,將來即便出現數字醫院和遠程醫療,也必然是以光纖網絡為主。
就遠程醫療而言,使用5G網絡在可靠性、成本、性能三個方面均不如直接使用有線網絡,全數字化醫院其實不需要5G。何況低延遲無線接入并不是只有5G一個選擇,WIFI6一樣能做這個事情。當下,由于5G應用四處碰壁,廠商急需應用來說服相關方采購5G設備,媒體則對5G進行不切實際的吹捧,這些已經過度了。進而導致明明有線直連必然比5G延遲更低、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好,但就是有人偏要認為就是要用5G才有低延遲,必須5G才能做數字醫院,這種論斷是和客觀實踐不相符的,根源還是利益集團基于自身商業利益制造輿論誤導公眾,進而量身定制了一批皇帝的新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