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倪光南院士對L公司如今的困境做了深刻的剖析,那就是“路線不對”、“知識產權0股份”。
“路線不對”指的是L公司放棄了技術路線,選擇了“造不如買”,玩組裝和貿易。幾十年如一日依附于Wintel體系,“跟在洋人身后吃土”,輕視核心技術研發的發展路線。L公司不僅自己不做研發,對于真正做核心技術的企業,也缺乏“拉一把”的決心。L公司、SG、LX三家公司同樣出身計算所,雖然LX CPU的性能和生態與Intel有較大差距,但SG公司過去一直采購,2020年的已經采購了4000多萬,全年總采購金額有望達到3億元。而L公司在這方面缺乏作為。直到最近國家有意向加大自主可控市場采購,以及LX CPU的性能不斷提升,L公司才開始尋求和LX合作。
“知識產權0股份”則展示出L公司對人才和智力創新成果的不尊重。
倪光南院士指出:
蘋果股權最初是投入知識產權和資產的喬布斯為45%,最后喬布斯是0.45%。華為股權最初是投入資產的任正非為80%,現在是1.4%。柳CZ沒投入資產和知識產權,最初是副總經理,是0%。股改后他的股權不斷增加,現在是15.9%。一個沒投入知識產權和資產的公司高管,擁有那么多股權,這在中外高技術企業中是很特殊的。
從L公司股改的結果,是公司高管占有很大股權,但投入知識產權的計算所科技人員沒有股權。這種做法極大的扼殺了科技人才創新的積極性。
事實上,被短期商業利益綁架忽視從底層開始創新,和不尊重人才并非L公司一家的問題,很多企業都有,只不過不像L公司這么突出,也不像L公司這樣時常被放在聚光燈下拷問。甚至如今的一些明星科技企業,也有不尊重人才,被短期商業利益綁架忽視從底層開始創新的問題。
比如現在勢頭正盛的國內手機幾大廠,在AA體系的幫助下在商業上非常成功,但在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和L公司受制于人Wintel如出一轍。而且受短期商業利益綁架,這些手機廠商基本失去了打破AA壟斷,另起爐灶的決心和勇氣。
又比如某大廠,雖然在過去一度尊重人才,但隨著企業的膨脹,大企業病也出現了,公司研發體系里的本土人才多被壓著,營銷奇才手握大權,崇尚破產外資來的新貴。甚至還出現了類似于L公司的辦公室政治扼殺技術創新的情況。
當年,L公司的交換機業務已經盈利,而且還被ZNH采購。因而交換機業務并非賠錢業務,而是能造血的項目,從純粹商業角度分析,即便基于“貿工技”的立場,柳CZ也缺乏扼殺的理由。柳CZ之所以要扼殺,根源在于交換機業務是倪光南院士的得意門生負責的,如果是柳CZ的親信負責這項目,結局可能就會大不一樣了。
L公司當年煩的錯誤,如今在某明星企業身上也出現了。由于辦公室政治,部門內部大清洗,由于不尊重人才,一大批寶貴的技術人才或被清洗,或憤而出走。其中,有一項很有價值的技術成果就沒了下文了。
事實上,這項技術是通信行業過去10年里的一次重大改進,對系統效率的提升,相當于CDMA對TDMA的提升。再然后老外拿去用了,還改了個名字,變成了墻里開花墻外香。
某大廠這才后知后覺,發現這玩意原來是自己麾下的工程師原創的。但技術是和人走的,原來那波骨干早就跑的沒影了,導致新接手的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沒徹底搞明白,還把這項技術和一項老技術混淆了,導致賣給運營商的設備配套的說明書都是錯的,按照說明書里的做法,根本不會有系統增益......因而導致這項技術的潛力(國產通信設備)至今沒能充分發揮出來。
面對有望改善5G的功耗、覆蓋、成本三大問題的新技術,中移動積極牽線,這家設備商不僅不采用新技術,反而進行打壓,只因這項新技術大規模應用會損害其商業利益,置我國通信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于不顧,并政商關系火力全開要求推廣不成熟技術,以至于聯通為了平衡電費,宣布5G基站1天有12小時處于智能休眠狀態。
對于L公司的問題,國內企業應當充分引以為戒,L公司是積重難返,莫讓后人復哀后人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