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產業研究

川普再度卡脖子 應放棄幻想構建紅色產業鏈

鐵流 · 2020-02-20 · 來源:鐵君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必須構建紅色產業鏈。在指導思想上,不過分追求局部技術的先進性,力爭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2019年,川普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隨后英特爾、高通、谷歌、微軟、ARM、賽靈思、博通、Qorvo等多家公司宣布決定停止向華為提供重要的軟件或硬件,或中止了對華為的技術授權,如果這些決定都落到實處,對華為將造成巨大打擊。

  在上述公司中,以ARM宣布中止對華為的技術授權最為引人注目。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獲得的英國芯片設計廠商 ARM 的內部文件顯示,ARM 要求其員工停止與華為及其子公司的 “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權利和任何未決的約定”。該公司的一份備忘錄稱,ARM設計包含“美國原產技術”,并因此認為受到了川普政府禁令的影響。

  日前,媒體報道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改變美國法規政策,從而使其能夠阻止從包括臺灣臺積電等在內的芯片制造商向華為出貨芯片產品。目前這一芯片提案已經草擬完畢,但尚未獲得批準。根據這項提案草案,美國政府將迫使使用美國芯片制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在向華為提供產品之前,必須獲得美國的許可,這將是美國在全球對出口管制權力的重大擴展。如果這一草案得意實施,華為海思將會面臨休克。

  過去,輿論將依賴ARM技術授權視為中國CPU實現自主可控的有效途徑。然而,從實踐上看,本次事件再一次證明了第五代核心的講話高瞻遠矚——核心技術買不了、討不來、換不來。

  本文寫于2019年5月,因正值敏感時間,加上一位老師建議至少要在精神上與華為保持一致,因而一直沒發。最近略作修改回溯2019年BBC爆料ARM 要求其員工停止與華為及其子公司的 “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權利和任何未決的約定”,并談談最近這次川普政府計劃制定的新規。

  華為麒麟芯片高度依賴ARM授權

  目前,華為從ARM購買的授權分為兩類,一是處理器微結構授權,二是指令集授權。

  處理器微結構授權也就是媒體上常說的IP授權(IP分類更大),分為軟核授權和硬核授權,華為麒麟芯片在過去近10年時間里,其CPU和GPU是反復購買ARM的IP,以CPU來說,先后引進過Cortex A7、A9、A15、A53、A55、A72、A73、A76等CPU核,華為做的是SoC設計,也就是把買來的CPU、GPU、DSP等模塊,集成在一起。打個比方的話,SoC設計有點類似買樂高積木搭建模型。

  購買指令集授權,則是基于ARM提供的一套標準,對ARM原始設計進行修改,或自己設計CPU。早些年,蘋果公司就基于A8、A9、A15進行修改,設計了5款處理器。在消化吸收A8、A9、A15之后,蘋果走上了獨立設計的道路。當然,蘋果早些年是沒有公開承認過基于ARM IP原始設計做修改,直到“幽靈”、“熔斷”兩大漏洞曝光后,ARM官方聲明,因為ARM Cortex A系列近乎全軍覆沒,所以蘋果搭載A4、A5、A6等處理器的設備也存在漏洞。

  早些年,由于ARM試圖向服務器行業入侵,試圖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沖擊英特爾公司占據的服務器CPU市場,因而以非常高的價格,將ARM V8指令集授權出售給了華為、飛騰、華芯通等國內廠商。目前,華芯通已經關門,華為和飛騰的ARM服務器CPU試圖走類似于蘋果的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但華為和飛騰并沒有實現蘋果那樣性能超越ARM公版,無法通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方式用產品證明“自主研發”的含金量。

  ARM先后參與了對中興和華為的制裁

  在2019年5月16日美國宣布將華為納入實體名單之后,5月22日,ARM中國取消了原定于6月初在深圳舉行的新產品(AI相關)發布會。

  從BBC的報道來看,ARM在通知的用詞可以說是“極其嚴厲”。按照通知中提到的要求:

  ARM將不得“提供支持、交付技術(包括軟件、代碼或其它更新內容)、參與技術討論或是跟華為、海思或其它相關企業商討技術問題”。

  這意味著ARM在執行層面上切斷了與華為的一切合作。由中資控股的ARM mini China也停止了與華為的業務往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ARM起源地是英國,由日本軟銀集團控資,但其重要研發中心就在美國,由于使用了“源于美國的技術” ,因此美國政府的禁令對他們也依然有效。美國商務部已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所以ARM也只能“配合”了。

  事實上,這并非ARM第一次配合川普政府制裁中國企業,在2018年制裁中興的時候,ARM也參與其中,并與臺積電等其他參與制裁中興的廠商共同導致中興的ARM芯片“休克”。

  兩國元首在日本G20碰面后,關系開始緩和,Arm對媒體表示,在合規的前提下,Arm確認V8架構和未來的后續架構技術,可以向包括華為海思在內的中國客戶授權。

  就ARM公司而言,由于其商業模式,顯然是不愿意制裁華為的,畢竟如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所言,“資本家可以出售絞死自己的絞索”,ARM也是非常想賺錢的。因而從始至終,ARM主觀上并不愿意制裁華為。

  問題在于,很多時候,ARM公司身不由己,任何一家商業公司都必須服從于政治。

  ARM這次發布聲明,也是政治因素隨著川普逐漸松綁淡化之后,受商業利益驅使的結果。

  ARM的這種表態,并不意味著ARM符合中國自主可控標準,只是表明,在當下,ARM認為,川普收緊韁繩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政治風險在決策中,已經讓位于商業利益。

  就ARM的這個聲明來說,和2019年高通和給華芯通站臺有一些類似。

  當時,高通宣布放棄了ARM服務器業務,這對華芯通來說是晴天霹靂,為了穩住相關方的情緒和信心,因而高通總裁阿蒙還親自給華芯通站臺,在貴州公開表示“未退出服務器芯片業務將繼續支持華芯通”。

  當然,最后結果大家眾所周知。ARM的這次公開表態,估計也是給華為站臺,打消外界對ARM制裁華為的疑慮。而媒體報道中,將ARM要求必須合規的前提條件刪除,很讓人懷疑,這是否是在玩文字游戲,為了配合相關企業營造輿論氛圍。

  至于為何選在當時那個時間,鐵流猜測,主要是因為在兩國元首在日本G20碰面后,川普有點松口的跡象,ARM在權衡利弊后,認為政治風險已經在可控范圍內。在川普已經逐漸松綁的情況下,已經符合“合規”的條件,因而選擇在事態已經趨于緩和后出來表態。

  可能是基于同樣原因,2019年9月25日,高通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表示:高通已經恢復了對華為的產品供應,并將爭取與華為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顯然,高通在評估利弊后,覺得當下依然存在的那一點點政治風險已經比較小了,還是賺錢更重要。因而認為當下已經“合規”。

  當然,對于這一點,ARM的聲明中的“在合規的前提下”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只要合規,ARM就賣授權,只要不合規,ARM就制裁。至于什么時候合規,什么時候不合規,從實踐上看,這個川普說了算。

  ARM mini China只是日本軟銀資本市場割韭菜的工具

  2017年,ARM到中國設立合資公司ARM mini China。之后輿論爆炒“ARM向中國投誠”,宣傳合資公司成立后,中國的ARM芯片將不懼怕美國制裁。但從實踐上看,美國的禁令也適用于ARM mini China。由中資控股的ARM mini China已經停止了與華為的業務往來。

  實際上,此前ARM mini China IPO和向中國轉讓技術,與中國CPU自主可控的關系不大,其主要目在于讓中國股民給日本軟銀接盤。

  由于日本軟銀以31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ARM,即便不計算利息,收回投資需要88年。日本軟銀曾經宣稱ARM公司將繼續保持原有的管理體制,其商業模式不會受日本軟銀鉗制。但投資人是趨利的,日本軟銀也急需從ARM身上攫取利潤。

  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ARM資本運作,比如把ARM mini China的股權高溢價出售給中資和中國股民。如此一來,軟銀既可以依舊牢牢控股ARM,又能空手套白狼。

  畢竟ARM的主要研發中心在歐美,核心技術也歸屬ARM,也就是說,ARM mini China基本就是一個“空殼公司”。ARM mini China只是ARM在中國的代理商,專門負責出售IP授權。

  日本軟銀以失去一個空殼合資公司的控股權為代價,回收部分收購ARM耗費的資金,這筆買賣在中國已然掀起“芯片熱”的背景下可以大撈一把。

  此前,厚樸基金就公開宣稱,ARM mini China上市或可以獲得120倍的市盈率和40倍的回報倍數,更有媒體對ARM mini China給出了高達3000億的估值。

  本質上說,ARM mini China的成立是在下一盤大棋,但那只是一場國內外資本互相勾結的大棋,和中國發展自主可控的通用處理器事業毫無關系。

  

  ARM遵循美國禁令影響幾何

  在ARM宣布遵守美國禁令之后,最大的問題是將來的技術迭代,由于無法獲得更新的IP授權,這會使華為在市場競爭中,只能拿ARM的老技術去與ARM的新技術競爭。

  就指令集授權來說,由于不清楚華為與ARM簽署協議的具體內容,到底會如何還不好說。

  根據現在公開的消息,在沒有出現新變數以前,華為可以像蘋果那樣,基于ARM V8指令集修改ARM原始設計,或獨立設計CPU。

  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旦ARM升級指令集,華為會很麻煩。

  華為之所以購買ARM指令集授權,就是像獲得ARM在嵌入式和移動端的豐富軟件生態。然而,以ARM在業界的影響力,軟件、應用系統廠商勢必都會優先與之適配,這會使華為與ARM生態不兼容——因為已經脫離ARM主線了,以后ARM新增指令用不了,用到新增指令的應用自然就用不了。這使購買ARM V8指令集的意義和價值大幅縮水。

  另外,ARM為了避免MIPS允許合作伙伴修改、添加指令集導致生態破碎化的前車之鑒,過去一直嚴格控制指令集,嚴禁其他廠商添加或修改指令集。即便將來華為私自添加指令,但ARM主生態只會跟隨ARM,而不會跟隨華為,這使得華為私自添加指令變成無用功。而且私自添加指令的做法,將會冒著被解釋為非法指令的風險。

  對于華為來說,ARM指令集授權的問題,如果沒有發生新的變數,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ARM升級指令集),對華為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windows10都不支持早期一些的處理器了,早期的程序有些也不能在新機器上跑了。一直非常注意向前和向后兼容的Wintel尚且如此,ARM恐怕也會出現這種問題。

  對此,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短期仍然做ARM芯片過渡,同時謀劃另起爐灶的長期方案,建立獨立于Wintel、AA體系的自主技術體系,走獨立自主之路。

  要警惕供應鏈的風險

  根據公開消息,就ARM指令集授權和IP授權來說,ARM遵循美國禁令,如果川普不去加重砝碼,短期對華為的影響不大。但一旦川普進一步收緊枷鎖,則可能會帶來巨大風險——EDA和制造環節是兩大致命短板。

  目前,華為的ARM芯片高度依賴臺積電先進工藝,而且頂級的制造工藝目前全球只有臺積電提供代工服務,這導致即便是已經授予的IP授權,也可能會出問題。

  在ARM陣營IC設計公司向臺積電等晶圓廠下訂單的時候,都是需要ARM授權,以及臺積電會有“合規官”進行審查。一旦“合規官”發現問題,則會拒絕接受訂單。

  由于臺積電的很多技術來自美國,臺積電的工藝庫很多都是和歐美公司一起開發的。芯片加工設備也基本來自美國應用材料、科林、科壘與荷蘭ASML等廠商,臺積電在購買歐美設備的時候都是簽了限制性協議的。加上芯片制造中,有一些IP必須由芯片制造商提供,如果這些技術的研發有美國Austin那邊參與,那就會出問題了。

  誠然,臺積電此前的聲明將會繼續支持華為已經簽單的業務,但臺積電也聲明,正在評估華盛頓方面的影響和風險。

  由于技術授權服務,標準認證服務都屬于美國出口管制管轄范圍,而IP授權和指令集授權恰好屬于技術授權服務和標準認證服務的范疇。根據美國長臂管轄的法則和最新的消息,當采用美國技術超過10%時,臺積電將無法為華為提供代工服務。

  由于10%的比例操作空間不像25%那樣大,政治方面的影響大于技術因素本身。如果川普抓住這一點對臺積電發難,或者進一步勒緊繩索,把10%降到5%、2%,納米,臺積電很可能會頂不住壓力,拒絕接受華為訂單。

  在上一次川普政府制裁中興的時候,臺積電就加入制裁中興的行列,拒絕為中興提供代工服務。考慮到臺積電大量技術來自美國,且公司由歐美財團控股,如果川普進一步收緊枷鎖,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要么做好與美國做利益交換的準備,要么準備好芯片供應鏈被卡脖子的準備。

  另外,EDA工具也是大問題,EDA是輔助芯片設計的軟件工具,如果沒有EDA工具,芯片設計將無從談起。然而,目前EDA基本被美國三大廠壟斷,國內華大九天等廠商只有點工具,而且在技術上與美國三大廠差距非常大。

  警惕制裁全面升級

  華為的通信設備、服務器和終端設備中,大量充斥著美國及其盟友的元器件。華為在CPU、GPU、DSP、FPGA、NAND、DRAM、射頻、WIFI、光通信芯片、數模轉換器/模數轉換器、激光器等器件上,對美歐日韓等國的英特爾、英偉達、AMD、高通、博通、三星、SK海力士、東芝、鎂光、德州儀器、ADI、Skyworks、Qorvo、恩智浦、英飛凌、lumentum、Finisar、Neo Photonics等公司都有一定依賴性。2018年,華為進口芯片超過200億美元。2019年,華為進口芯片同樣超過200億美元。飽受“組裝廠”惡名所累的聯想,2019年進口芯片為160億美元。

  華為進口的絕大部分器件,本土廠商與外商差距非常大,以FPGA來說,雖然國內FPGA廠商這幾年進步較快,但和美國賽靈思、阿爾特拉的差距在十年以上。各種模擬器件則是另一個重災區,模擬電路的工藝參數比數字電路復雜,像數字電路,寫代碼就可以了,而模擬電路則需要制造和工藝緊密配合一點一點的調式,時間成本和試錯成本非常高,不是短時間就能彌補的,國內廠商與美國TI、ADI等廠商差距非常大。

  如果美國科技公司齊刷刷的追隨川普的腳步,華為囤積的芯片一旦用完,會非常麻煩。

  另外,如果制裁全面升級,即便華為把訂單交給境內晶圓廠流片,也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芯片性能大幅下降。對于臺積電可能拒絕接受訂單這個問題,有一個辦法是選擇境內晶圓廠流片。然而,大陸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等晶圓廠等境內晶圓廠在技術上與臺積電至少差距2代,如果華為把芯片訂單交給境內晶圓廠,會使芯片的性能大幅倒退。

  二是境內晶圓廠也存在不敢接華為訂單的可能性。由于境內晶圓廠、封測廠很多設備購買自美國應用材料、科林、科壘、荷蘭ASML等半導體設備商,不少技術也是引進的。一旦川普進一步收緊枷鎖,搞長臂管轄,那么,中國大陸本土晶圓廠和封測廠可能將無法為華為提供代工服務和封測服務。在此前的中興事件中,中興曾經試圖把自己的ARM芯片轉移到境內晶圓廠流片,但該公司不敢接中興的訂單。

  

  應建立自主技術體系

  目前,我國CPU發展面臨自主研發和引進技術兩條技術路線的斗爭。

  自主研發路線在硬件上基于自主定義指令集,自主編寫的CPU源代碼研制芯片,在軟件上自建生態。

  引進技術路線是在硬件上基于買來的指令集授權或CPU源代碼研制芯片,在軟件上依附于西方成熟生態。

  當下,我國的IT 產業主要建立在 Wintel體系(Intel的CPU 和微軟的 Windows操作系統)和AA體系(ARM的CPU和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兩大國外技術平臺之上,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一旦西方政客借用行政力量收緊韁繩,中國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做利益交換,才能換來西方的“寬恕”,這使中國在當下非常被動。

  從經濟上看,華為、聯想加入Wintel體系和AA體系,在商業上利潤都比較有限,反而是Intel、微軟、ARM、谷歌這些標準制定者和生態控制者能夠賺大錢。蘋果手機利潤高,根源也是因為蘋果開發了IOS,并牢牢控制著生態。

  就產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如果總是外商賺大錢,中國企業賺“血汗錢”,那么,是無助于中國IT產業的長遠發展的。

  何況引進國外技術做不出新的技術體系來,因為我們很難動搖Intel和 ARM 對技術平臺的把控,反而會造成國內企業繼續依賴現有國外IT 生態的惰性,強化國外壟斷企業已經形成的壟斷。

  因此,只有建立自主IT技術體系,才能最終破解制約我國IT 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和信息安全受制于人的問題。

  目前,ARM服務器CPU在全球退潮,AMD、高通、博通等國外巨頭已經放棄了ARM服務器CPU業務,國內做ARM服務器CPU的華芯通也關門了。由于ARM服務器CPU在商業市場沒戲,國內個別商業公司試圖把ARM CPU包裝為自主可控,沖擊黨政國企市場。

  由于ARM路線存在巨大的風險,對于ARM CPU,國家資源不宜過度補貼。

  在貿易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應當堅定不移的走自主研發,另起爐灶的發展道路,建立與Wintel體系和AA體系相抗衡的“第三極”。

  建立紅色產業鏈 戰略行業優先采購

  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產業鏈很長,大致可以分為原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測幾個方面。

  在原材料上,歐美日企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以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圓來說,日本、美國、德國、韓國的幾大廠壟斷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

  在設備上,應用材料、ASML、科林、科壘、東京電子等企業占據統治地位,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只在局部有一席之地。

  在設計上,英特爾、英偉達、AMD、IBM、賽靈思、德州儀器等公司在各自的領域技術實力非常強。國內IC設計公司“既不大,也不強”,規模大一些的華為海思和中興微電子也只是“大而不強”,在技術上高度依賴ARM授權。

  在制造環節,臺積電一家就占據市場超過50%的份額,中芯國際的市場份額只有臺積電的十分之一,在技術上則與臺積電相差至少2代。

  封裝測試則是境內企業和境外廠商差距最小的領域,在技術上有望在3至5年追平。

  由于在原材料、設備、設計、制造方面與外商差距較大,而任何一家環節被卡脖子,都有可能帶來“100-1=0”的結果。

  因此,必須構建紅色產業鏈。在指導思想上,不過分追求局部技術的先進性,力爭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由于很多芯片還在使用130nm工藝,90nm工藝,65nm工藝。國內企業完全可以從這些老舊制程入手,構建紅色產業鏈。同時,黨政國企和國內戰略行業優先采購這些自主可控芯片,在使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螺旋式提升。

  這樣,用130nm工藝線賺到的錢,可以養90nm工藝線,然后用90nm工藝線賺到的錢養65nm工藝線......隨著制造工藝的提升,紅色產業鏈的覆蓋范圍會越來越廣,最終使紅色產業鏈可以脫離政府補貼和扶持,在商業上形成正循環。

  雖然這種發展模式速度比較慢,但勝在根基穩定,不懼怕制裁。

  實踐上看,融入西方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是時候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到底誰“封建”?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0. 尹錫悅這樣的奇葩為什么會出現?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7.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日韩 | 在线观看欧美高清福利片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