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某國產ARM廠商公開了財務情況,從該公司公布的數據看,ARM桌面和服務器CPU與一些ARM簇擁鼓吹的截然相反。實際證明,ARM服務器CPU在全球退潮,國內ARM廠商即便有相關創新市場的政策扶持,但市場表現也很一般。
一位從事投資行業的朋友分析:
該公司17年的毛利率47.7%,18年降低到20.8%;17年末庫存的產成品6490萬,超過18年全年的產品銷售成本5044萬,完全不像一個市場化運作的企業;
18年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及17年末這么大的庫存產品,可能說明了該公司在17年末有一個在18年要交付的定制化大訂單,這個定制化訂單毛利率不高;
利息收入-979.9即全年獲得利息收入979.9萬元,其他收益8209.99萬元應該為補貼收入,這些都是在利潤表里增加營業利潤的項目。最終營業利潤173.2萬元,減去979.9和8209.99,即虧損9016.69萬元;
該公司帳面資金多,有近4億資金,資金存在銀行產生近1000萬的利息收入,如果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利息收入更多;
一年只有6000多萬的經營收入,平均一月500萬,做事不積極,據說產品主要用于超算計算機,售后人員缺乏,商業營運效率較差;核心研發出自GFKD,產品商用又無法得到GFKD的支持,研發與商用有脫節。企業機制沒理順,CEC派和GFKD派之間有矛盾,CEC派甚至還開始搞RISC-V,幾乎是在否定該公司的ARM CPU。
相關創新市場的訂單,湖南是主要大頭,天津可能也有不少訂單,營收方面對地方保護和政策有較高依賴。
實踐上看,該ARM陣營廠商2018年最終營業利潤173.2萬元,減去存款利息979.9(銀行賬戶里有4億存款)和8209.99其他收入(猜測是補貼),2018年虧損了9016.69萬元。這足以說明ARM PC和服務器并非想一些人鼓吹的那么美好。相比之下,一直被抨擊生態不行,商業前景不行的龍芯,反倒在2015年就實現了自負盈虧。
必須指出的是,計算所內部山頭林立,華芯通、宏芯、RISC-V、海光等背后都有計算所的身影,龍芯能從娘家獲得的支持非常有限,逼得龍芯只能去拿鼎暉、橫琴利禾博的風投,在國內幾家CPU公司中,龍芯獲得國家扶持最小。相比之下,某ARM廠商在背靠大單位、央企,且能夠獲得大量國家資源支持的情況下,依然一年虧損9000萬,這足以引發大家深思。
是不是該ARM廠商人不行呢?
鐵流咨詢了業內人士,得到的答復是否定的,SW的人就表示,人是很不錯的,不比我們差多少。該單位在超算領域也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
當下之所以遭遇1年虧損9000萬的困境,一方面與研發、商用有脫節有關,另一方面,也和ARM桌面、服務器CPU本身就是坑有關。AMD、高通、博通等重量級玩家相繼棄坑,這些公司肯定是做了充分的調研分析的。
相對于該ARM公司雖然有虧損,但主要還是服務于超算等大工程,還能說有得有失,有成有敗。個別國內廠商為了自家商業利益全國到處圈地建產業園,綁架政府資源去給ARM填坑,這種做法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并不利于中國實現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不受制于人。反而會導致大量國家資源空轉和揮霍,最后給ARM和日本軟銀做嫁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