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華為Cloud&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發布了AI訓練卡Atlas300、AI訓練服務器Atlas800等產品,同時華為宣布這些產品將搭載華為服務器操作系統EulerOS。華為表示EulerOS將正式開源,開源名為openEuler,2019年12月31日正式上線。另外,華為還將GaussDB數據庫將對外開放,將于2020年6月全面上線。
這引發媒體爭相報道,鐵流一位媒體朋友應邀出席華為展會后,更是怒贊:
人類已無法阻止華為,況乎特朗普?我想我國軟件企業們該汗顏,一-個硬件企業把軟件企業該干的都干了,然后開源,那些互聯網,軟件巨頭們,你們的良心不痛嗎?
華為開源EulerOS和Gauss數據庫,目的是服務于華為商業利益的做法。而且EulerOS和Gauss數據庫都是開源軟件做修改的產物,鐵流這位朋友對兩者的怒贊,與對其他互聯網公司和軟件公司的貶低,是值得商榷的。
EulerOS和Gauss數據庫都是開源軟件做修改
一直以來,國內眾多公司非常喜歡從國外拿開源代碼改改,就宣傳自主研發,遠的有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基于BSD做修改宣傳自主。近的有紅芯瀏覽器,也是拿開源代碼做修改宣傳自主。還有此前銀河麒麟(基于Linux修改),還獲得了國家進步一等獎。
因而不少行業人士調侃:國外一開源,國內就自主。
華為的EulerOS和Gauss數據庫也沒能免俗。
GaussDB 數據庫,取名 Gauss 旨在致敬數學家高斯。在發布會上也介紹了其“軒轅內核”。在媒體報道中稱,外界也認為 GaussDB 內核具有超越現有開源數據庫如 MySQL 與 PostgreSQL 的極致性能。
然而,根據華為官方網站的消息:
GaussDB是華為公司自主研發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具備通用的的數據庫管理功能。它是基于PostgreSQL9.2開發的,在性能、安全、可用性和可維護性上做了增加。主要適用于對數據的插入、刪除和查詢為主,更新的頻率較低。對數據完整性要求比較高的事務型應用。能滿足數據級別在500GB以下的要求。GaussDB能很好的滿足我司部分產品的應用需求,做到性能無損切換。
GaussDB 數據庫其實也是基于PostgreSQL9.2開發的,類似于紅芯瀏覽器基于Chrome開發。起名“軒轅內核”的做法,非常具有誤導性,很容易讓人誤以為GaussDB 數據庫是國內從零開始自己做的。這種做法好比紅芯公司把紅芯瀏覽器的Chrome內核起了個名字叫“神農內核”。
一位朋友告知,postgresql的可擴展性比mysql好,而且代碼也很優雅。基于postgresql改的商業數據庫很多的,不止某司一家在做。
從圖片中看,這個“軒轅內核”應該指的是華為做了一個人工智能的東西插入其中,而并非GaussDB 數據庫華為從零開始自主研發。但這種報道方式行業內人也許能看懂,但很容易引發吃瓜群眾和媒體的誤導。從媒體“外界也認為 GaussDB 內核具有超越現有開源數據庫如 MySQL 與 PostgreSQL的極致性能”的報道來看,已經造成了事實上的誤導。
EulerOS則是基于centos的項目,華為成立了一個歐拉實驗室,鼓搗幾年,搞了一個基于centos的服務器操作系統,目前發展到2.0版。其實,根據centos的GPL開源協議,華為的歐拉系統在1.0的時候就應該開源,而不是現在得預約到12月份開源。
誠然,華為也組建自己的團隊專門開發和維護EulerOS和Gauss數據庫,在商業上完全沒有問題,很多公司也是這么做的。但畢竟這是開源軟件做修改,而不是從零開始每一行代碼自己寫。兩者的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而問題就在于,宣傳上,華為有意無意的把EulerOS和Gauss數據庫標榜為原始創新,比如參加展會的那位媒體朋友,就被成功誤導了。
國內有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廠商
先引用那位媒體朋友的朋友圈留言:
人類已無法阻止華為,況乎特朗普?我想我國軟件企業們該汗顏,一-個硬件企業把軟件企業該干的都干了,然后開源,那些互聯網,軟件巨頭們,你們的良心不痛嗎?
事實上,就操作系統和數據庫(開源做修改而言)國內一直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公司。
比如中標麒麟和深度,中標麒麟在體制內有較高市場占有率,深度則在民間有一定群眾基礎。之前,華為推出了搭載Linux操作系統的PC,華為自己的PC搭載的就是深度操作系統。
就數據庫來說,國內也有不少,比如搞自主的達夢,一位朋友告知:
達夢幾十年專注做自研數據庫,華為原數據庫研發負責人是達夢創始人馮裕才教授的博士生......也不算同室操戈吧,馮是教授出身,學生遍布國內數據庫行業各廠商,這本身也是一種進步和發展,不能就此覺得好像在別的企業就是背叛師門,那未免太狹隘了。
這位朋友還表示:
數據庫還是比較復雜的,要靜下心來深入研究,搞個開源改改,就說自己研發出了一個數據庫,那不科學。
除了達夢這種自主研發的,還有拿開源代碼修改和買IBM數據庫源碼的。阿里的數據庫在TPC-C基準測試中打破甲骨文保持9年的世界記錄,基準性能測試成績為甲骨文的2倍多。南大通用的數據庫就是從IBM那里買的。
由于中標麒麟、深度、達夢、阿里等公司的存在,鐵流那位媒體朋友的朋友圈留言,就未免過度拔高,打雞血了。
當下有一個問題,就是華為在宣傳上比較高調,一些網友則會無視那些宣傳低調的公司,進而拿華為在這方面的成績去抹殺或攻擊那些在各個領域十多年如一日付出和積累的企業。這種輿論環境,并不利于中國IT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無論是EulerOS,還是GaussDB 數據庫,都是基于開源軟件修改的商業產品,在商言商賺錢沒問題,但像鐵流那位媒體朋友那樣,就未免過度拔高,就有點過頭了。
另外,國外一開源,國內就自主的現象也是值得商榷的。就如那位行業朋友告知:數據庫還是比較復雜的,要靜下心來深入研究,搞個開源改改,就說自己研發出了一個數據庫,那不科學。
其實,何止是數據庫,操作系統、CPU、GPU等等都是需要長時間技術積累的,不是從國外拿一些開源代碼,買一些技術授權就能真正實現自主創新的。
很多東西是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和實踐才能掌握的。很多細節,只有自己從零開始親自做一遍,才能熟記于心,這是拿開源代碼做修改宣傳自主和買國外源碼宣傳自主都無法實現的。
對于如今的亂象,一位網友詢問:如何證明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的是自主的。
另一位網友回答:取一個外國科學家的名字,或從山海經里取名字。
鐵流始終認為,國內政策應當對真正從零開始積累的IT公司予以一定政策傾斜,比如在政府采購的時候,優先采購這些自主企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