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屏”就是智能電視
日前,華為發布了“榮耀智慧屏”。雖然起了一個“榮耀智慧屏”的名稱,但實際上就是一款智能電視。之所以要起名為“智慧屏”,十有八九是為了搞一個營銷噱頭,以展示自己和海信、TCL、創維、康佳等傳統電視企業的差異。畢竟,在幾大電視品牌血拼下,電視的價格已經一低再低,以50寸電視來說,在2014年,鐵流購買的價格是3000元左右,而在如今,京東上不少50寸電視的價格已經跌至1500至1700元之間,有優惠活動并用優惠卷的話,1500元左右就能買下來。
在電視行業早已成為藍海的情況下,后來者的做法無非兩條,玩性價比薄利多銷,或者是玩噱頭搞營銷依靠品牌光環收取智商稅。小米選擇了前者,而華為顯然選擇了后者。
就榮耀智慧屏來說,目前除了和智能電視名字不一樣,其他跟普通電視基本沒區別,比同級別的小米電視比還貴了近2000,而且發布會上也沒說清楚是芯片支持HDR,還是芯片屏都支持。正是因此,在趙明公布了榮耀智慧屏的售價的時候,很多記者就在現場表示“打擾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智慧屏”這樣一個差異化的噱頭,在東西差不多但價格貴很多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消費者都能看清是怎么回事。但如果取一個智慧屏的名稱,那么,只是就給了營銷團隊宣傳和操作的空間。考慮到華為具有非常強的輿論引導能力,“智慧屏”的名稱也許能使一批消費者入坑。
恐怕正是為了抵消華為“智慧屏”的營銷優勢,傳統電視廠商在一夜之間紛紛“推出”了各自的智慧屏。這一方面說明了傳統電視廠商對華為的重視和學習,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智慧屏”就是人為創造的概念,作用僅限于營銷,不具備任何技術門檻。
自研技術華而不實 含金量相對有限
發布會上還介紹了這款智能電視的芯片鴻鵠818,并被冠以“華為海思自研”的標簽。但實際上,自研這個詞匯已經快要被華為賦予全新的定義了。
一般而言,自研意味著自主研發,自主掌握核心技術,但華為對于麒麟芯片、鴻鵠芯片、鯤鵬芯片都冠以自研的標簽,然而,就實際上說,麒麟芯片在過去10年里CPU核與GPU核全部從ARM、圖芯科技(K3V2)等廠商購買,沒有一行代碼是自己寫的。
鯤鵬916實際上是買Cortex A72做集成,華為對其進行精心包裝,把鯤鵬916打入DZ采購和安全可控市場。
鴻鵠818的CPU采用了Cortex 2*A73+2*A53,GPU采用4xMail-G51。由于華為的光環和鴻鵠818的命名,很容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誤以為鴻鵠818是純自主技術。
就CPU來說,其實在智能電視上,龍芯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規模應用,海信就采購了數百萬套龍芯GS232 CPU核,用在海信自己的電視芯片上。而且龍芯GS232的源代碼,都是由龍芯自己寫的。
不僅僅是芯片,在軟件上華為也是各種“自研”,比如Lite OS,此前宣傳的很厲害,帶著各種自研的光環捧得很高,結果摔的很慘。而且被發現與ucos,rt-thread等一樣的套路,使用開源軟件包拼湊。由于Lite OS在宣傳中是針對物聯網的,因而網絡方面非常重要,怎么說也要能拿出一個網絡庫性能追平和超越收費網絡庫的產品吧。然而,華為卻借用了一個穩定性甚至很多的bug很一般的開源庫,成為Lite OS折戟沉沙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斯數據庫也是類似,基于PostgreSQL9.2改改就變成自主研發了,而且在PPT中還出現了“軒轅內核”,讓不少媒體認為,“ GaussDB 內核具有超越現有開源數據庫如 MySQL 與 PostgreSQL 的極致性能”。按照華為這種做法,紅芯瀏覽器基于Chrome開發鼓吹自主似乎問題也不是很大。實踐上,華為正在大舉進攻黨政國企市場,在安全可控市場將會與自主數據庫進行血腥廝殺。
鴻蒙雖然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傳的很厲害,但鴻蒙驚現安卓ADB模式,使所謂的“自研”蒙上了陰影。
開發者大會上,華為余承東介紹了鴻蒙的特點(微內核、分布式OS、全場景)以及發展路線圖,卻沒有拿出任何實際上的東西。沒有文檔,沒有SDK介紹,沒說明開發語言,沒有IDE(集成開發環境)實例,對于開發者而言,這種開發者大會沒有多少實際價值。畢竟,這使開發者大會,本來應該是一個技術的會,雙向討論的會。而不是宣傳大會或概念發布會,又或是項目立項誓師大會,單方面宣布自己如何牛逼。
本來應該交代技術細節的開發者大會上,什么實質性的東西都不給開發者看,而對技術不甚了了的各種外行和各路媒體卻集體沸騰到高潮。回頭開發者對鴻蒙OS有所質疑,還要被外行舉著愛國大旗打壓嘲笑。
正是因為前科累累,對于華為的“自研”,鐵流認為,應當辯證的看。特別是在華為宣傳一項技術是“自研”的時候,別急著打雞血,“厲害體”,而是應當“讓子彈在飛一會”。
對于智能電視芯片來說,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那就是畫質芯片,這方面老牌電視廠商有一定積累,比如海信,其HS3700中的電視畫質芯片就是由海信自己研發的,其中CPU部門就集成了龍芯,負責任務管理。
華為沒有找全智能電視當下的痛點
鐵流認為,智能電視當下最大的問題是有三點:
一是廣告太多。
二是人機交互效率低。
三是大量視頻資源需要額外付費觀看。
如今,智能電視在廣告投放上已經有些過分了,而且分不清是電視廠商放的,還是機頂盒APP自帶廣告。對于廣告問題,華為是看的很準的,發布會上就宣布“智慧屏”沒有廣告。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也是值得其他廠商學習的。而且小米也學的很快,在華為宣布“智慧屏”無廣告后,小米也宣布取消開機廣告。
人機交互效率低指的是遙控器作為輸入設備,其輸入效率相對于鍵盤和鼠標相比實在是太低了,使用遙控器檢索片源,搜索節目,費時費力。加上智能電視內置資源大量要收費,且充斥著各種廣告,用戶體驗比較糟糕。
鐵流直接拿一臺老電腦接網線接電視,配上無線鍵盤和鼠標,把電視當50寸顯示器用。由于鍵盤和鼠標的輸入效率更高,視頻資源檢索效率更高,個別視頻網站有會員也能免廣告。另外,電腦能播放事先下載好的各種視頻資源,用戶體驗上明顯優于智能電視+遙控器。
鐵流認為,當下的智能電視與傳統電視最大的區別就是各種廣告,在其他方面,真沒覺得哪里“智能”了,一位朋友也與鐵流持類似觀點,他將智能電視稱為“智障電視”。
鐵流認為,當下,電視廠商要除了在顯示技術上推陳出新之外,在人機交互和視頻內容上也要花更多心思。比如買電視送“愛優騰”會員資格,又比如在輸入方面達到甚至超于鍵盤+鼠標的組合,讓用戶可以更加迅捷、暢快的檢索到自己想看的節目。
至于什么酷炫外觀、“智慧屏”名稱的變化,對于電視來說真心意義不大。畢竟使用價值才是商品最關鍵的屬性。
結語
就“榮耀智慧屏”這款產品來說,噱頭遠大于實質,相對于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明顯偏高。不過,由于當下在輿論上已經形成了“華為是不能被批評的,只要批評了就是不愛國”的氛圍,社會輿論對華為非常有利,而且華為的輿論引導能力很強,華為的品牌光環也非常強。因而缺乏性價比的缺陷還是可以彌補的。
目前,中國老百姓中已經出現了一批中高收入者,并不在乎電視貴2000來塊錢,只要宣傳營銷到位,找準客戶群體投其所好,“榮耀智慧屏”的市場前景還是可以期待的。可以說,榮耀智慧屏是華為品牌光環、營銷能力和用戶信仰的試金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